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读着书过活
   
读着书过活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7-07-06

                           

写下这个题目,扪心思量又觉得心虚和惭愧起来——读书在自己的过往生活中真的有如许分量吗?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时不多,手不释卷、如痴如醉状亦极少,问及读过之书又不能口若悬河、如数家珍,然而国家倡导阅读,意在不分职业、无论老幼皆需纳读书于生活,全民都要付诸行动,岂不就是读着书过活?由之再思自己四十余年博杂勿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阅读,不禁又释然起来。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学生时代自不必说,如其他莘莘之众,读书为生活主题,几欲全部;也许是职业原因,工作之后读书也渗入每日生活,是必需,也已习惯。工作忙碌之后,打开手旁一书,特有的墨香顿扫所有的疲惫;休息之日,料理完生活诸事,从书架上掰下一书,舒然坐在桌前,实为难得的惬意;出差时,收拾完必带物品,最后再装上本书,心里才感十分的踏实……每晚入睡前,或斜依床头、或平卧席枕,展卷入读,如饮润腑之甘泉,似食可口之美味,若聆抚心之乐曲……真一种别样的享受,无之则深觉遗憾,难以入睡,睡亦绝难甜美。

做学生时,囊中羞涩,遇喜欢书欲拥有而多不能,好在大学时读中文,读书即为修业。就业后则不论家之大小,必尽力给书辟一地,哪怕仅仅是小小一隅。等终于能拥一室,有桌、有椅、有橱,欣然环视或厚或薄、装订有异、古今中外、文体不同的排排书籍,倍感特有的熨帖与富足。也曾奇想,生活中如果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该怎样过?甚至蠢蠢地认为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生活。尝在富丽堂皇之家不见几书半橱,颇觉纳罕,倒不是自视清高,静心思来,也许只是爱好和情趣不同,人也有诸多可取鉴之处。然而读书的积极意义,多少名人方家论及够多,且不论贫富贵卑,若能多读书,于个人则会如苏轼所言富有诗书气华,于社会则开良善淳风、筑进步阶梯,令人世之间写满温馨与美好。

曾听一读书颇丰的青年教师给学生笑讲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情趣与道理跃然语间,不妨录来。说未读过诗经的男孩,爱慕一优秀女孩,寻机冒然表白:“美女!俺想和你好,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轻则得冷眼与流氓名谓,重则得响亮耳光;如果读过诗经,男孩会说:“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成功机率会增大半。又如已婚爱侣,媳妇回娘家日久,不读书人很可能会发个短信:“咋还不回来?快回家吧。”媳妇未必会高兴;而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妃戴氏寒食归省临安,春色将老,吴越王钱鏐甚为思念,即书一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野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赏着花儿慢慢地回来了。”透出英武背后的那份浪漫。这位教师的生动讲述恰印证了黄山谷所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如今倡导和力推“全民阅读”,表明国民阅读之重要,也折射出国民阅读之不足,“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正如“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阐释的那样:“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的力量。”阅读力透射出的是文明素养、学习水平、探索创新能力,阅读的不足则意味着文化甚至国力的式微。世人赞叹以色列人的国民素质与创造力,普遍归于他们惊人的阅读数量。

人人阅读,让书融入日常生活,也使我“读着书过活”变得更为坦适和自然。头几日女儿挑战,要和老爸来个读书比赛,倍感欣慰,很想自己能来个惨败。

 

(作者潘鸿海,九三学社聊城市委副主委,聊城市政协委员,聊城文轩中学副校长。)


   
« 上一篇:一言不合——且读书去!
» 下一篇:贺“七大”召开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350359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