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大会发言(二)】突破关键制约 坚决打赢新旧动能转换硬仗

发布日期:2018-01-31   点击数:4742

 刘敬锟.jpg

                                     徐凌忠   九三学社社员、中土矿业集团董事长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要想转得快、转得好,必须突破关键制约,创新体制机制,靠改革增助力、挖潜力,善于把战略化为战术、把战术落为战法,才能打赢这场决定山东未来发展的硬仗。

一、做好观念转变,掀起一场思想大解放热潮。转动能必须转观念,任何大发展必伴有思想大解放。学界普遍认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只有5年、最长10年的窗口期,之后将迎来加速分化期。面对“前面标兵渐远、后面追兵渐近”的竞争格局,我们只有把动能转换的速度、质量、效益提上去、实起来,才能避免被动,赢得主动,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巩固位次,主宰自己的命运。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当前急需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思想大解放热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企业家,真正认识到“不转等死、转不好找死”的残酷现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摒弃发展路径依赖,加强新动能指标考核权重,革除“等要靠”思想,逐级逐次把改革做实,凝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合力。有本书说得好,山东人不缺正气、不缺志气,缺的是对新生事物认识较晚、行动较慢。我们坚信,只要认识到位、激情迸发,我们山东人就一定能干得更好!

二、做实人才支撑,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一是补足高端稀缺人才短板。我们不具备一线城市吸纳高端人才的优势,必须面对现实、着眼急需,改变“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的固有观念,以明显优于其他省份的政策环境,把筑巢引凤的文章做得更好,为转得快提供强力支撑。二是纠正人才流向偏差。公务员考试热、企业招人难形成的鲜明对比,越在北方越明显,表面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实质是社会价值误导。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优化人才流向,改变一流人才想去“分蛋糕”、不想去“做蛋糕”“做大蛋糕”的扭曲。三是解决人才培养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不适应经济转型迫切需求,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致使企业需要花费更大气力培训新进人员。要想转得好,必须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及时转变为人才红利。

三、做足资本支持,既要把投向调准又要把规模调大。一是加强民间投资引导调控。2016年,我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炼油、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全国行业投资的11.3%,比居第3位的河北还高4.5个百分点。必须抓住民间投资这个“牛鼻子”,立足源头管控,强化科技导航,引导民资向“四新”聚集,尽快扭转资源化、重型化、低端化投资格局。二是增强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契机,推动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加快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股权投资公司,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型、环保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挖掘国有资本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潜力。三是扩大省域融资规模。2016年,我省存款、贷款总额分别比浙江低1.38万亿和1.66万亿。深究问题成因,应在完善诚信惩戒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在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上谋实招,扩大股权融资比重,创新投融资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旧动能转换项目。

四、做强创新驱动,推动动能转换内在引擎提挡增速。一是着眼科技成果供给不足问题,加快搭建省级高新技术招引转化平台。瞄准动能转换关键技术,依托专业机构,广借渠道资源,面向全球招引高新科研成果。在加强成果甄别鉴定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中试服务最优、资金人才跟进最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工作重点向创新链前端转移,消解成果转化存在的必然风险,摆脱传统招商末端竞争优势不强的被动局面,为企业动能转换扩大高新技术成果选择空间。二是着眼研发投入产出效益低问题,优化研发制度和环境。2016年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1566亿元,是江苏的77.2%,发明专利授权量19404件,仅为江苏的47.4%,每亿元投入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件数比江苏低7.82件。这要求我们既要从创新主体上查原因,更要从制度环境创建上找对策,尤其应深化职称制度和科研评价、利益分配体制改革,激发活力、挖掘潜力,真正使尊科重教成为时代风尚,使科技工作者能够通过艰辛劳动、卓越贡献发家致富,为动能转换提供强力创新支持。三是着眼单体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问题,深化产业联盟创新。近几年,我省成立了一批优势产业创新联盟,创新协同攻关模式,探索出诸如青岛“橡胶谷”、潍坊“食品谷”等抢占国内产业制高点的成功典范,应扩大复制范围,加强要素支持,在盘活存量中实现优势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