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下的粽子 ——读《裹的棕》有感

发布日期:2023-06-16   点击数:21157

将近端午,读到了魏新老师的文章《裹的粽》,初读这篇文章觉得新鲜好玩,但文末的结语又令人掩卷沉思。他先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溯了粽子的起源,又结合自身感受,串起了很多文人笔下的粽子,将棕子里裹着的丰富多彩的“馅料”逐一呈现,颇具匠心。

魏新老师从“五月端午并不是粽子的生日”说起,挖掘了粽子的雏形。原来粽子起源于古人的“包烹”,接着又探讨了东汉《说文解字》中关于粽子的最早记载,以及西晋《风土记》中关于五月端午吃粽子习俗的形成。转而又介绍了文人将粽子与屈原联系起来的渊源,他说:文人对粽子的赞美,多和屈原有瓜葛,裹进了许多情感色彩,才有了“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追溯完粽子的历史,魏新老师又分析了近现代南北方关于粽子的差异。他回忆起自己儿时只能将粽子当做时令点心来吃,而非充饥的主食。北方人对于粽子的情结不如南方人深,魏老师特别节选介绍了南方文人笔下的粽子。其中,有汪曾祺儿时对粽子的美好回忆,也有金庸笔下借粽子抒发的关于爱情的酸甜苦辣……

魏新老师的文风朴实、文笔幽默,他围绕粽子娓娓道来,忆古思今、贯穿南北,令人惊叹一篇散文能有如此大的信息量。看似闲庭信步、诙谐调侃,但细揣摩一下,便可想象得到背后的匠心独到。

这篇文章收录于魏新老师的书《吃了吗》,这本书烟火气十足,全是关于饮食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文章写的是日常饮食,但最后却总能用寥寥数语引人深省,可谓点睛之笔。在《裹的粽》中,也有这样令人深思的结尾。

文章最后说“太苦的生活,需要甜。就像被叶子紧束的糯米,经历冷热之后,其实一直迫不及待被打开,哪怕一旦打开,就会被吞进腹中。”

感觉这状态近乎于“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为了突破,不惜一切代价,将近疯狂。

文章一直是欢快酣畅的节奏,至文末突然晕染了一抹哀愁,在急转直下、峰回路转中,完成了文章的最终定位。魏新老师笔下的粽子,是会引人思考的粽子。

相较于魏新老师笔下的粽子,汪曾祺老人笔下对粽子的回忆,则是更轻松、宁静、祥和的。他家乡的小粽子,用丝线缠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吃粽子也未必要等到端午节,随时可吃。让人感知到儿时的甜蜜和美好。金庸笔下的粽子,则裹进了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程英给杨过做的粽子,岳灵珊给令狐冲送的粽子,都藏着爱情的酸甜苦辣……

小小的粽子,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包裹着人间的爱恨情长,更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惟愿世人都能心底澄净地尽享粽子的美味,也都能从民俗文化传承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时刻拥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九三学社菏泽市委  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