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与“范雨素”

发布日期:2017-05-08   点击数:3348

最近阅读了费孝通博士的《乡土中国》,恰逢网上流传《我是范雨素》,忽然发现二者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范雨素从小生活在湖北襄阳农村,她是一位坚守文学爱好的人,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思考。她怀揣梦想从农村走向城市,想改变自己多舛的命运,但她最终还只是做了一位北京城里的育儿嫂,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客居他乡。

为了多赚一笔稿费,她以其特有经历赋予的写作视角,以简洁而不乏冷峻、幽默的笔触,描写了她的成长、生活经历,以及她对社会的观察和感触,没想到一夜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她红极大江南北时,却毅然选择了隐退,她说: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

这正如费孝通博士在《乡土中国》里写到的——乡土里的地缘现象。人们在离乡背井之后,能否融入新的生活环境?显然范雨素未能真正脱离原有的生活圈子。以她的文学才能,完全拥有成为作家的实力,但是面对机遇,她还没有做好准备,无法从容地融入新境地、新生活。

从范雨素写的文章中,也可以感知到她身上有深深的乡土烙印。我们是该为她的隐退感到惋惜,还是该为她踏实生活的态度点赞?

不管怎样,都应该为新时代农村的悄然变化感到高兴,如果不是皮村文学小组的学习经历,如果不是文化在乡村的传播,范雨素写不出那些让人动容和深思的句子: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

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 。

但是,范雨素对记者说:我没想过靠文字改变命运,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我对劳动并不惧怕。我还会继续做小时工,文学不是我的主要工作。

范雨素80多岁的母亲托记者给女儿捎话:名气不能当饭吃,当好月嫂带好娃。这就是中国乡土里规矩的传承。也许只有这样选择,才可以让范雨素感到安心,才可以让范雨素的母亲感到安心。

范雨素如今已年过不惑,乡村的行为规范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也许现在的抉择对她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但乡村里的传统规矩曾给她多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旧的乡土社会里,男孩与女孩在家族中的地位悬殊。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当范雨素遭遇婚姻不幸,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寻求庇护时,整个家族都不能接受她,连疼她、爱她的老母亲也无力撼动传统,范雨素终究只是生她养她的村庄的过客,只好带着年幼的孩子离乡背井另寻出路。

费孝通博士在《乡土中国》里指出: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和其上的人对生命有更直接、贴切的感受。

范雨素在叙诉自己当育儿嫂的生活时提到:

半夜醒来,自己常挂念在皮村的两个女儿,晚上没有妈妈陪着睡觉,她俩会做噩梦吗?会哭吗?……

大女儿交了两个同龄的不上学的朋友……三个大孩子一起看护一个小孩子,很轻松,孩子们每天都好得很。三个孩子,每天对着小女儿唱“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唱得眉飞色舞,玩得欢天喜地。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多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农民主动接受义务教育的意识和人文环境堪忧,无论是跟随父母打工的孩子,还是留守在老家的孩子,都未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引导:

一方面是家长疲于赚钱养家,无意也无力关注孩子学习。家长的教育引导缺失,影响和制约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学习没有成就感,很多孩子都不愿上学。

另一方面,跟随父母外出务工的孩子即使上了打工子弟学校,正规学籍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困扰和影响着后续的升学就读。

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农民普遍认为,孩子上了大学最终还是要打工,不如不上,早早务工挣钱。

但是,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很难走上通往幸福生活的快车道。这也是为什么范雨素坚持要让女儿就读于正规私立学校的原因,然而像她一样有这种教育意识的农民太少了。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国家系统地予以调整和改善,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学籍等一系列举措慢慢调治。

欣闻当前国家正在大力缩小城乡文化教育差距。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及大学免费师范生的招录,都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清流,给农村的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期盼、更美好的希望。

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子女义务教育的重视,相信乡土社会将有潜移默化的改变。期待千千万万个和范雨素一样打工的农民朋友,能过上一代胜过一代的幸福生活!

                                                                  (作者周艳丽,系九三学社菏泽市直三支社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