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伟大的时代,活出真实的自己

发布日期:2022-05-06   点击数:46919

我们处在伟大的时代,而组织性社会是知识时代的特征体现。个体的有效性越来越依赖于他们在组织当中的有效性建设,也就是个体与他人如何共同协作得卓有成效,如此,人际关系就成了每个人重要的课题。梁启超先生讲:“不能向善其群,就不能独善其身。”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是高屋建瓴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前段时间有缘学习《被讨厌的勇气》这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书籍,通过阅读、感思、体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基本不再纠结于人际关系的烦恼,特别安心。借此机会,做个分享,初心植根和谐,期许组织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讲:“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阿德勒把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统称为“人生课题”。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比如,我们总是在意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我们总是在意他人做的如何;工作中管理者总是在看下属怎么会如此考虑问题、如此不合身份的举止等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要确定好边界,而这个边界的确定需要智慧,阿德勒给出了答案“谁的课题就是谁的边界”。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曾说:“人与人之间就像玻璃瓶子,一旦有了裂缝,永远修复不了。”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这都是在谈论边界的问题,多少人深陷其中。

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有应用,可能当时相关方并不理解,但时间久了,就都感受到了实际意义,对自己的课题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对社会的关心)。王阳明讲:“万物一体”,我理解也是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我在家庭中与对象相处也在应用,除了特别重大的原则性问题外,我仅负责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她自己的选择。家里家外的事,不管她能够做到什么样子、什么程度,我也不责不怨,因为她的课题由她负责,我能帮忙就帮忙改善,不能改变的就去接纳。

“他者信赖”,这里的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地相信)。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有人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

给作为伙伴的他人以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近期在攻读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大师的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自己有种体悟,“他者贡献”更严格意义地讲应该是“他者成果”,贡献只意味着自己在付出,如若不能为他人带来成果,这种贡献也未必是贡献。比如努力与成功,努力了未必成功,但成功必定很努力。当然,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

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归属感。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也提到管理者应该问自己“我能贡献什么?”贡献深层的意义在于自己是否有成效、是否有成果。德鲁克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取得的直接成果;②确立并不断强化价值;③培育和开发将来需要的人才。

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相当于我们站在了山的更高处,就不会见木不见林。

关于共同体感觉问题,阿德勒的回答是这样的:“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我理解理顺清楚了是自己的课题,就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学会自我接纳,坦然前行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讲“修己以安人”,这也成为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老先生的座右铭。庄子在《外物》中讲“顺人不失己”,是说“至人随顺众人而不丧失本性”。李录曾在机场偶遇查理·芒格,问道:“你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伯克希尔也有专机,你为什么要到商用客机机场去经受这么多的麻烦呢?”查理答:“第一,我一个人坐专机太浪费油了。第二,我觉得坐商用飞机更安全。”但查理想说的真正理由是第三条:“我一辈子想要的就是融入生活,而不希望自己被孤立。”

我自己将失己解读为王阳明的“良知”,心如明镜,物来则照;圣贤之道,内明外晦。如若反过来想“顺己不失人。”我想也应该同样成立,其实也是使让自己心安。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提到“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自己有触动,就开始尝试调整自己,“早冥读写跑”是好,未必天天如是,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比如跑步,我确定每周晨跑两次,而且是自己感觉到需要跑、可以跑的时候才去跑,感觉特别轻松。

我的切身感受,逼自己导致心太累了,当然我这样说不等于说不应该逼自己。我曾经写下一句话以自勉:“学习上进,步伐慢点儿无所谓,关键是每一小步都是收获,聚沙成塔,前途光明。”如此,轻松的是自己,每天都有进步,且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曾仕强教授曾说别人请他题字,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就是不断地做自我调整”。比如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却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

我自己也在学习并调整,比如微信群参加共读好书活动,很多书友有方法读得快速,输出得也及时,但我自己的情况就是慢读型,输出时间也都比较晚;经过审思,我就调整了策略,先阅读完成每天的大概任务,做好注释,能输出多少就多少,等共读结束回头重读时,将读书笔记再一并补上,也轻松了当下的自己。

阿德勒讲:“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局限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去认识局限性,建设主动性,激发创造力,以丰富自己的人生。

比如晨跑,我自己有点儿小心得:就是专注于脚下每一步,偶尔抬头看看远方,不至于跑偏,也保证安全。在不知不觉中就跑完了全程,否则天性总会影响坚持跑下去的信心,总想怎么才跑到这儿,离终点怎么还那么远?心理懈怠有些累就想停下来歇歇;还有就是运动过程中,留意路边的风貌,感知周围的一切,触发自己的思考,会创造新的洞见,产生新的收获。

曾国藩曾讲:“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接纳我们自己不能改变的,改变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过去的不可改变,未来的不可预测,生命是连续的刹那,唯一值得我们下功夫的就是当下。愿你我皆能不忘初心,孜孜淑淑,蓄力前行,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莱阳市九三学社社员 徐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