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海洋“负排放” 助推蓝碳增汇新突破

发布日期:2023-01-19   点击数:26389

“双碳”背景下,海洋碳汇(蓝碳)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固碳量大、效率高、存储时间长,海洋被称为能力出众的“捕碳高手”。山东是海洋大省,在蓝碳建设方面优势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毗邻海域广、海岸线绵长,在国际认可的3类典型滨海碳汇生态系统中,拥有滨海盐沼、海草床2大类,其中盐沼面积3.4万公顷,约占全国17%,碳汇潜力巨大。从探索实践看,我省是国内最早开展相关研究的省份之一,“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两大平台,撑起了蓝碳研究高地;青岛的国内首家自然碳汇中心,威海市正在打造的蓝碳交易中心,为海洋碳汇核算交易积累了丰富经验。从政策供给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开展蓝色碳汇行动”的决策部署,《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了“主攻”路径。可以讲,山东海洋碳汇建设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已至跃升突破之时。为此,建议:

一、推进试点,“碳”路向前。海洋碳汇是从无到有的创新实践,涉及的基础理论、标准方法、市场建设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由于缺少政策支撑体系和专项行动计划,推进的协调性、攻坚的精准度,都亟需提升。应尽快制定山东省海洋碳汇试点工作方案,统一部署蓝碳调查、监测和交易等工作,通盘设计推进步骤、阶段目标。依托黄河口、莱州湾等滨海湿地,威海月湖、桑沟湾海草床等,有序布局试点项目。立足海洋牧场优势,深远海养殖装备优势,积极打造碳汇渔业试验区,探索渔业碳汇发展新模式。

二、“碳”清家底,减排增汇。蓝碳并不局限于海水和海底对碳的储存,滨海湿地的盐沼、海草床等更是吸碳固碳“达人”。从调研情况看,我省尚未开展系统调查,对海洋碳库的规模、分布及固碳储碳“家底”掌握不全。应及时将碳汇监测设备纳入海洋新基建框架,尽快开展本底调查,摸清存增量空间,为精准施策提供坚实基础。深入开展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行动,恢复生态功能,提高盐沼湿地碳汇能力;推进海草种植修复,因海制宜遏制退化趋势,提升海草床碳汇贡献度。实施海水养殖、“微型生物碳泵”增汇工程,建设新型海洋牧场,让海洋生物成为碳的“搬运工”。

三、科技赋能,“碳”索创新。立足国内着眼国际,开展高层次对话、交流与合作,提升我省蓝碳研究综合能力;在高水平建设现有创新平台基础上,应积极争创海洋碳汇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海洋碳汇科研专项,聚焦海洋负排放技术、渔业增汇机理等,支持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围绕滨海盐沼湿地、海草床、渔业养殖等,先行先试,制定专门的评估方法、计量标准,建立海洋碳汇核算体系,为蓝碳交易提供技术规范。加强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增设相关学科,积极储备专业人才与后备力量。

四、完善机制,点“碳”成金。2022年,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升温,这为蓝碳交易带来曙光。但我省在蓝碳项目认证程序、交易实施机制上尚有明显短板,为未来融入交易大市场埋下了隐患。比如,威海市率先制定的《海带栽培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范》,因无法获得审批认证,导致在全国和区域层面交易受阻。这只是蓝碳交易困难的“冰山一角”。应加强海域使用权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围绕构建标准化交易机制,以链条思维梳理关键环节,加快先行先试进程。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应推动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尽早运行测试,加快威海蓝碳交易创新中心创建进度,力促我省碳交易平台建设驶上快车道。制定增汇项目申报、监测、核查与认证管理办法,建立海洋碳汇交易实施机制;支持金融机构进军蓝碳产业,建立抵押、质押登记及公示等制度,开发专项金融产品,让更多的海洋生态产品有价有市。(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