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力破解山东海洋产业发展中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1-19 点击数:33383
“十三五”以来,我省加强海洋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海洋科技产品升级、海洋产业结构转型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关键在于海洋技术“卡脖子”问题长期存在、科技支撑能力偏弱。
当前,我省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卡脖子”问题:
(一)国产化成本高导致产品利用率低。某些产品长期依赖国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单位成本明显降低。而国产化由于产量低,生产成本不能平摊,无法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自主替代。例如,船舶导航终端数据传输通讯接口芯片,国外的型号仅需3-5美元左右,选择国内厂商需要100-180美元。部分国产品牌在耐用性、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后期的维护成本过高。海洋装备防锈合金材料,其制作工艺属于商业机密,实现国产化替代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长时间积累经验。
(二)前期市场布局不足导致国产品牌难以实现突围。部分产品关键技术发展较晚,错过市场培育的黄金阶段,应对头部垄断企业竞争时压力大。例如,大部分民用和商用船舶使用GPS系统,相关设备仍需引进。GPS民用服务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现存的大部分船舶安装的是基于GPS定位的导航设备,船东普遍缺乏改装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积极性。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国外企业通过产品升级和增值服务,不断培养用户忠诚度并建立产品路径依赖,导致新生竞争产品很难生存。
(三)国产化替代的产业链不完善导致产品供应存在不确定性。部分海洋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关键设备、核心器件的供应仅依靠一到两家企业。疫情背景下,国外产品供应的可持续性难保证,极易出现供应链断裂。例如,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FPGA)目前仍是美国公司一统天下,国内仅有1-2家公司能够替代其中极少数的几个型号芯片产品,供货稳定性、成本、周期难保证。
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技术突破的战略重点。省政府牵头,协同行业组织、科研单位等相关部门,从进口国政治关系、产业发展现状、市场未来预期、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识别未来可能由技术壁垒导致的风险。根据风险预期、影响程度、国产化方案难度,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类分级推进相应的国产化方案,确保科研资源有效利用。梳理技术对外依赖风险点,与已有研究基础对接,根据国内产业基础、技术研发周期、国产化方案难度,规划相应突破路径,明确具体技术自主化路线。
(二)找准海洋科技与产业对接方向,制定针对性技术自主化方案。依托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构建海洋科技“军转民”机制,通过技术共享缩短企业研发周期。真滴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利用等具有一定技术优势、但规模较小的海洋产业,重点培育资源调动能力较强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在行业内话语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协同保障生态,减少创新链和产业链对境外资源的依赖。对于关键技术被锁死的海洋产业,建立安全库存,缓解外部技术垄断压力,在保障企业生存的条件下,通过技术改进和经验积累实现自主化。
(三)以培育“领先市场”为重点,提升海洋科技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一是培育海洋新技术在“领先市场”中的应用需求。制定针对海洋技术应用的激励政策,签订目标导向的分级资助协议,根据企业任务完成情况,给与资金鼓励;。在企业税费、专利登记审批和新产品引入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刺激技术应用需求。二是完善“领先市场”对海洋科技研发的过程管理。关键技术领域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研发过程加大产业集中度,管理主体必须相对集中,加快形成以科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防止某些引进项目借破解“卡脖子”之名行“产能转移”之实,避免科研资金低端重复建设。
(四)建立安全库存,防止价格波动和产品断供。针对国产化替代方案在初期的成本问题,根据前期确定的技术突破重点,以及技术路线中的关键产品,建立适当的安全库存。防止价格波动和产品断供应从行业全局高度入手,根据产品、技术在海洋产业中的普遍性和重要程度,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层面,鼓励从元件生产到终端制造中各节点企业加大备货,政府对企业建立安全库存进行的采购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建立关键产品安全库存的使用监察制度,根据国产化替代方案的实施进展,制定相应的库存投放标准。以稳定市场需求,平衡国产化成本为目标,防止因产品供应不足和成本增加导致的价格剧烈波动,保证产品的基本供给和行业稳定,警惕企业利用安全库存争夺市场份额。(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