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省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6-18   点击数:7879

海洋问题历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维护海洋安全、控制海上交通线、争夺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已经日趋复杂化,其战略地位愈显重要。与海洋相关的几乎所有重大进展都与观探测密切相关,山东虽然托起我国海洋科技的“半壁江山”,但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发展起步晚,缺少领先世界的海洋无人装备制造企业,国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原创性不足、高端无人问津、产业化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

一是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缺乏原创性研发和技术体系。受我国海洋传感器整体水平落后制约,我省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研发起步晚,采用跟随、仿制的发展模式,海洋无人观探测装备没有提出原创性、颠覆性概念和观探测方法,且缺乏原创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和统一化技术体系。国内海洋无人观测载荷装备,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海洋无人观测装备业务化应用还处于探索应用阶段。

二是海洋无人观测装备产业化不足。对于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研发,省内科研院所多是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产品大多只停留在研发试用阶段,且多是工程样机,未经充分试验及检验,市场认可度低。海洋无人观测装备领域缺乏世界级海洋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引领,国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多数研发企业规模不大,品种多、批量小,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严重不足,国产产品未形成市场化和国际化格局。

三是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市场自主研发产品受海外产品挤压。近年来,我省自主研发投入较大人力和物力,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国产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处于市场竞争初期,尚未产品化应用推广,国产化进程缓慢。多年来,进口产品长期占据国内市场,国产产品市场占比严重不足,营销企业仍以代理进口业务为主,严重挤压国产产品市场,阻碍了国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产业化进程。目前,国产海洋勘测装备研究已有良好基础,我省亟需建立起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性、系统性、国产化的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体系。

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国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原创性研发力度,构建标准技术体系。建议省科技厅联合省工信厅、财政厅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推进原创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研发,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手段,加大自主可控研制力度,把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国产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和研究市场需求,扩展实际应用范围和领域,逐步消除与国外先进设备存在的技术差异,积极推进原创性研发和国产化进程,构建自主研发标准技术体系。定位深远海远程应用需求趋势,在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多学科交叉、测量载体多样化、测量模式和测量要素多样化等方面提前布局,实现不同海洋无人观测装备间自动组网与自主观测,实现海量观测数据实时连续处理、分发与展示,实现重要海洋现象持续自主跟踪观测,实现海洋要素智能化预报,鼓励商业化应用,尽快打破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实现弯道超车。

二是大力培育海洋无人观测装备龙头企业。建议省财政厅、工信厅、科技厅等,出台税收、资金、人才等优惠政策,引导资本和高端人才聚集,鼓励大企业并购小企业和产品单一企业,形成龙头效应,引领海洋无人观测装备行业做大做强。强化全球视野,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充分发挥我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坚持长期投资和集众人之力研发攻关,鼓励海洋无人观测装备研发参与单位借船出海,共享航次,减少设备测试经费浪费,培树一批山东原创性国产海洋无人观测装备龙头企业。

三是助力“鲁造”海洋无人观测装备拓展国内外市场。建议省财政厅、工信厅、省内涉海机构,鼓励采购“鲁造”海洋无人观测装备,在同等或接近国外产品的条件下,优先采购“鲁造”装备。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在海试、多场景应用中,不断改进海洋无人观测装备自身不足,长期积累多用户反馈意见,不断优化产品,实现“鲁造”海洋勘测装备占领国内市场,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占比份额,最终实现我省海洋无人观测装备产业化发展。(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