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结

发布日期:2010-10-11   点击数:7030

——写给2010年五一节

 

 

看望李友谊校长的同志回来了,但寓意未尽。于大恒书记提议将这次活动的照片制成幻灯片,并让我写一段文字放在前面,备感热血沸腾,于是勾起了我对母校的回忆,随笔而就,算是对自己或一个学生对母校的怀念和学生对老师的问候吧。

 

李友谊校长虽然已经从山东滨州卫生学校调任北京工作有十个年头了,但他心系学校,时刻关注着学校合并后的发展和走向。十年了,原滨州卫校许多的教职员工还是经常地或时不时的提起老书记黎爱芬和老校长李友谊在学校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共同战斗的情节,如数家珍的数算起那个战斗岁月的点点滴滴。201051日早上630分,自发组成的原山东省滨州卫生学校李友谊校长亲情慰问团一行15人,从滨州起程,上午11时左右到达首都北京与前在京等候的鹿怀兴副校长和宣永华处长会合。2日下午2点活动圆满结束,慰问团离京。至此,圆了原滨州卫校同志十年的梦。在这经济的时代,是什么力量使分别十年后的校长对他工作过的单位和同事同志有着那么大的依恋和思念,是什么魔力使得他那么多的老同志老同事老下级对他有着那么大的思念?这都是因为滨州卫校的缘故啊,话还得从头说起。

 

滨州卫校的建立与历史沿革 曾经坐落在当年山东省惠民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的山东省北镇卫生学校,承载着党和政府的希望与重托,寄托着鲁北人民对卫生事业的厚望和追求,经过几代卫校人的辛勤耕耘、青春奉献,甚至生命的付出,使得两万多名青年儿女的梦想在这里实现。四十多年的时间,先后培养出了无数艰苦朴素,技术一流的医护人员,人民把她们和他们称为生命的保护神。在现在的滨州市、东营市和淄博市、德州市、聊城市、济南市等范围内,几乎没有不知道滨州卫校的,可以说鲁北大地大大小小的任何一个医院几乎都有着她培养出的学生,她们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全省乃至全国。她从1958年诞生到2001年与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建立滨州职业学院结束,共走过了四十二年的光辉历程。历届滨州卫校的广大师生,克服了现在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谱写了一部艰难创业的历史篇章。在上世纪末学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时候,上级调任黎爱芬任学校任党委书记、李友谊任党委副书记校长,也正是她们二人的到来给滨州卫校在困难的时候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校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春天。可以说,滨州卫校是应鲁北人民的需要诞生,经历了非常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鲁北乃至全省作出了积极的历史性的贡献,最后她昂首挺胸,以生源最多、在校生最多、效益最好、影响最大、管理最规范的社会形象,带着上千万的资金走进了滨州职业学院的怀抱,从而形成了我市职业教育的新格局,为我市职业教育作出了积极的历史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祖国大地到处都是连年战祸带来的创伤,无论城镇和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的普遍,有病没医生,有医生没有钱,有钱没有医和药等在鲁北平原这块盐碱涝洼的土地上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贫穷、饥饿和缺医少药同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三大障碍,可谓百废待兴,医药最重。

 

1958年,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在此伟大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极度缺医少药状况,时称“惠民地区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诞生了,这便是山东滨州卫生学校的前身。当时学校8名教师和6名行政人员,在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玉华的带领下,于当年91日正式招收高小文化程度护工专业三个班,共计120名学生。他们硬是在即无校址又无宿舍和教学设备的情况下,自编部分教材,借用惠民地区军分区礼堂和联椅供学生食宿和上课之用。校长做后勤,老师们凭着一支粉笔、一块木制黑板,一个听诊器和自制并不规范的所谓教学用具开了课。老师和学生都是凭着那个时代人所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克服了数不尽的炎热、寒冷、饥饿、潮湿、蚊虫叮咬等困难,在极为艰苦的困难条件下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实现着她们美丽的人生之梦。

 

学校的编制有了,卫校的先行者们就征地26亩,在现滨州市渤海八路527号的原校址上建起了简陋的学校。从此,师生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家存在了42年。

 

在学校的创建阶段,是缺经费、缺人员、缺经验,总之是除去荒凉的几十亩盐碱地和地上矗立着的几间破平房外,是一无所有,什么都缺。冬天大雪封地,无煤可烧。夏天蚊虫叮咬,雨季一到是道路泥泞,师生需赤脚上课。就在这种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凭着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昂斗志、信心和决心,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动人乐章。老师和学生团结一致,战天斗地,解决了工人不足的困难,没有路,自己修;没有井,自己打;没有运输工具,手抬肩扛。课外活动和劳动课、星期日、晚自习时间经常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甚至根据学校建设需要而调课,在那时都是很平常的事。那时的在校生只有护理专业,穿梭于学校工地的白大褂和具有青春气息的女歌声时常回荡在校园,成了当时亮丽风景。特别需要说的是,那时的人们是经常的吃不饱,学生家中无多余口粮,国家对她们随尽心但也保证不了学生身体的需要,更不用说是营养了。为此,学校号召师生,发扬长征精神,勒紧腰带,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学生时常在学校 老师的带领下,到秋收后的庄稼地里去刨地瓜、拾粮食。现在的学生可能想不到,我们那时护士专业的学生 曾经在 老师的带领下,为缓解伙食紧张,数次往返数百里路去孤岛拾摘野绿豆、野果子等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作为口粮的补充。那时的卫校人就是这样,不落后、不掉队,硬是在鲁北(山东北镇)这块盐碱涝洼地上建起了一所后来被评为全国省部级重点的中等专业卫生学校。

 

1997年至2000年,学校在快速发展中壮大。19978月,黎爱芬调任学校党委书记;李友谊调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19986月,鹿怀兴、徐涛分别升任和调任副校长。此时的中等专业学校为了适应所谓市场的需要,及尽全力的扩大招生范围,除保持继续招收护理、助产士、乡村医学专业,并自1997年连续招收4年制物理诊查技术专业;1998年招收社区医学专业;增招家政卫生、中西医结合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在不断扩大招生的需要外,学校同时与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而招收相关专业,1998年与湖北黄冈卫生学校联合招收医士专业(时称“黄冈医士”专业);1999年与湖北荆门卫校联合招收荆门医士专业(时称“荆门医士”专业);2000年与山西临汾卫校联合招收医士专业(时称“临汾医士”专业);1998始,学校加强了与省内的高等院校联合,连续几年与山东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联合招收三年制自考和成考高等护理大专班、临床医学大专班,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招考网络高等护理和临床医学大专班。2000年,黎爱芬书记调出。

 

2001年,学校发展如火如荼。同年9月李友谊校长调任北京供职,由于大恒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此时的学校已经被宣布合并成立滨州职业学院。这时的学校是滨州卫校最辉煌和转型时期。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学校在校生已达近50个班级,每年招生达千人以上,全校教职员工近二百人(包括离退休),学校行政教学科室功能齐全,新建多媒体教学中心功能一流,校内环境良好,各教学教研组达25个,与山东、河北、湖北、山西等地联合办学形势良好,与省内外同等学校相比,教学硬件及软件都有着教大的优势。

 

滨州卫校的办学特色及历史贡献知多少 时光如梭,四十多年的时间虽是短暂的,但对于人生来说它确是漫长的,四十多年来,这所学校主要做了什么?有什么特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给后人以什么启迪留下了什么?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情。

 

一是改变了鲁北大地无医学教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十年,鲁北大地和全国一样也是处在极度艰难困苦的情况之下,这里的人民在遭受连年战乱之后的生活一直是贫穷、落后和迷信盛行,穷得厉害的是有相当多的人是衣不遮夫,食不饱肚,甚至在冬天一家人一床棉被者不是少见。在如此情况下的鲁北农村的缺医少药现象可想而知,为此,以培养医护人员为己任的山东省惠民地区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诞生了。她的诞生,虽然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但她却是以人民的需要为基础,以及病人之所急而建立的,她的管理者和建设者都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一颗滚烫火热的心,所以她从开始就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二是改变了本地区(本市)及相邻地区(城市)及乡村缺医少药的面貌。1958年招收培养的第一届护士专业学生算起,到现在的鲁北地区,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哪一个大小医疗单位没有山东滨州卫生学校的毕业生,就是省城、首都的大医院也有她的代表,因她们在疾病防治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才改变了本地区(本市)及相邻地区(城市)及乡村缺医少药的面貌。市县如此,乡镇也如此。单现在的滨州市人民医院就有原滨州卫校第一届护士专业毕业生9人,她们虽然已经从地区科技拔尖人才、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科主任的位置上的退修,但她们及她们的同学都曾经为滨州市人民医院乃至全市的医学管理、医学护理事业培养出了无数的中高级人才,她们的身影依然彰显出当年卫校人的风采。四十多年间培养的近20000名白衣天使,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成为医学专家,有的成为硕士 博士,有的成为海外学子或在海外创业,有的成为拔尖人才或突出贡献专家,有的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的成为劳动模范,还有的成为院长、局长、县长、镇长等领导干部。他们由滨州卫校的存在而实现了人生之梦想,滨州卫校因他们而骄傲的耸立在鲁北这块土沃土上。

 

三是从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防病的需要出发,学生专业特色突出。学校因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时诞生,学校根据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调整专业,培养学生以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要为己任,因此学校因人民群众进康的需要在发展中成长壮大。学校始终如一的拳头专业是护理专业,她伴随着学校的诞生而成长,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个专业中,成长起来最多的是护理教师和护理一线专家,有的 成为 博士工作在美国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6000余名护理专业人才遍布全省各地,均匀的分布在全市的任何一个医疗单位。她们中有许多优秀人才成长为各级领导干部,还有的接受过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赵紫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1960年及之后招收培养的中医专业毕业生,一度成为本地区继承和发扬中国医药学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优秀分子成长为专 教授、主任、院长、局长。他们应邀到俄罗斯传授中医药学术。他们到瑞士创办的中国传统医学康复治疗中心被纳入当地医疗保险范围,他们到新加坡传道授业学术交流。他们创办市地针灸推拿学会,担任市地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会长,成为全市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培养的助产士专业、妇幼卫生专业人才,成长为滨州及全省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使广大孕产妇有了专门为自己服务的贴心人;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需要培养的医士、社区医学、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医结合医士专业毕业生,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当地和周边地区乡镇卫生院、乡村为卫生室、社区医疗服务站的主力军;她们培养的药剂专业人才有效缓解了当地当地人才匮乏的矛盾;近十几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放射专业、五官医士专业、皮肤性病医士专业、物理诊查技术专业、口腔工艺专业等等,都成了本专业的优势专业。可以说,滨州卫校的特色是专业特色,正因为专业有特色市场才有需求,学校才有了发展。

 

四是学校培养和造就的一流师资队伍为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四十多年来,如果说学校始终把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永恒正确的办学理念,作为学校发展原始动力的话,那么她长期以来所培养和造就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师资人才和从事的教学、医疗、科研职业以及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则为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属于学校的第一批师资队伍中,谢良辰、 张克修 先生,早年分别进修 于山东中 医师资进修班和山东省(灵岩寺)中医进修班,他们熟读经纶,学术高深,颇得一方人民爱戴。谢氏以善养肝肾,益元固本,调补先天,名传学术界;张氏用补脾土,和肠胃,调补后天,名镇黄河两岸。七十年代, 郑鸿志 先生作为创始人牵头和谢良辰、张克修、黄迟春、王云信等联合创办的“山东省北镇卫生学校肿瘤研究小组”,在毛主席把“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号召下成立,得到了当时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拨款3万元人民币作为专项启动经费,所研制的治疗食道肿瘤为主的“开导散”、“紫砂合剂”,治疗白血病为主的“半白石刘汤”,治疗肝脏肿瘤为主的“青二根”等煎剂,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七十年代所发表的临床报道和疗效曾引起过轰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邓颖超同志曾专门派人到滨州卫校调研,并给与了肯定和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后来的中医教研组,专业应有尽有,分工细致明确,基础教研组、临床教研组教师曾达18人之多。西医也是内外妇儿五官护理,应有尽有,专家辈出。那时的北镇卫校院内无论是在节假日星期天,还是课间,还是钟声响起,师生沸腾,经常是车水马龙,自行车、小推车、地排车,来往如梭,尤其是谢良辰、张克修老中医和内科姚飞熊、杜连尧的门前,排队的、托人的,时时可见。中药房的捣药声、制药厂制片机器的噪音声,此起彼复,颇见繁荣景象。正是这医教研具见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医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师资在教学与实践中成长,在科研中升华自己。

 

五是学校融入鲁北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中。学校因人民的需要而诞生,因人民的需要而发展,因此她也早已融入了滨洲人民生活之中。滨州卫校始终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贫穷的农村儿女如能到这所学校就读,多可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这种氛围在改革之前尤为突出,所以有人说到北镇就好像到北京一般。夸张一点说,学生在医院实习或走到大街上,只要一说是卫校的,常被人刮目相看。学校所在地成了当地的知名品牌,外地人一进滨州,问哪里都可能有不知道的,但问卫校肯定和问地委行署一样,没有不知道的。滨州卫校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起来了,广大师生更是以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为荣。

 

结束语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为什么人们要集体到京看望离开学校十年的李友谊校长了。最最重要的是她们是人们所知的特别能团结战斗的一代领导班子。黎爱芬同志是滨州卫校的最后一任党委书记,李友谊同志是滨州卫校的最后一任校长。他们按照市委的要求,各负其责,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是新时代党政合作的典范。团结才有凝聚力、团结才出成绩、团结才有战斗力在她们之间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也正是因为她们俩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合作精神,带领班子一班人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才使的有着40年历史的滨州卫校走向了历史的巅峰,成了鲁北卫生战线和教育战线上的名校。如果说滨州卫校在风雨中一路艰辛,一路凯歌,一路走来,一路成长的话,之所以成了鲁北地区少有的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建设一流,校荣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影响一流和存款数目上千万的中等卫生专业学校,黎爱芬书记和李友谊校长的功劳是最大的。她们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深深地埋在了人们的心间。

 

一是解放了滨州卫校人的思想:滨州是有名的渤海革命老区,但也是有名的落后地区.新中国建立,这里的人民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是有名的粮油棉花生产地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固步自封、等待靠要”也成了束缚包括医药卫生在内的滨州历史进程的绳索。新一代学校领导集体,立足新世纪,站在新起点、新高度考虑学校发展大局,规划学校发展蓝图,实施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战略。在省内率先提出了“上水平(目标是国家级水平)、上当次(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或专科层次)、创一流(目标是国家级重点)”的学校发展思路。为了这一天,当时学校制定的人才引进制度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对口,工作需要,试讲合格”的十六字方针,这个方针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但那是在改革开放的中期就开始了,于是他却具有相当超前的意识,为了这个方针的贯彻和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职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大局,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全校上下都认识到,“校兴我兴,校衰我耻”,整个学校处在一个人心思上,不甘落后,不甘失败,不甘寂寞,不甘等靠,争创全省全国一流的浪潮之中的大格局之中。

 

二是带出了一批懂教育、能战斗、善管理的教育干部队伍。黎爱芬书记和李友谊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精诚团结,创新思维,科学实干。科室之间相互配合,基本杜绝或消除了形象学校发展的扯皮敷衍恶习,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手笔策划带动学校的发展。全校上下,学教育、讲实效,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一流的大好局面,初步出现了教育治校,学者治校,教学研结合的良好局面。

 

三是上档次上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短短几年间,学校的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教书育人环境等都使得在历届卫校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又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校荣校貌吸引人,绿树葱葱,路整道平,节假日菻荫树下的读书声着实成了那个时期的风景线;在全市中等学校最早彻底消灭了旱厕,一改卫生学校不卫生的格局;图书馆宽敞明亮,藏书十五万余册,电子阅览室在全省中等学校中率先建成使用;在全省中等专业学校中率先全部实行了教考分离,并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制定和实行了严明的考试纪律,考风学风校风根本好转。老师们说:这个时期的考风考纪是有史以来最严明的时期;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上了新水平。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核心,面对中专学校重教学轻科研的现实,努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教学和科研放在同等重要水平来考虑,取得了重大成果。几年间,上百项省市校级成果迭出,上百部专著和教科书相继问世,数百篇教科研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努力实现教学现代化。两三年间建起了微机室、电教中心,五十多个教室全部安装了闭路电视,使教学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专业最多、招生最多。具备了良好的社会信誉,立志滨州卫生事业的莘莘学子积极投身于学校深造。学校年招生千余人,在校学生近4000人。学校注重实习教育,全部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不低于两学期的毕业实习,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技术;学校建立了综合服务公司、药用真菌研究所、学校服装厂、家政服务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滨州市教学服务站成立并招生,集现代医学教育与社会服务的新形势逐步形成;自997年先后获省卫生厅“青年文明号、地区教学先进单位、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第二预算先进单位、地区优秀领导班子、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会计基础工作先进集体、地级文明单位、千名干部下访活动先进单位。通过了全省中等教育专业设置评估和水平评估,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一股风正气盛的追学赶帮超的大好局面在师生中展开。

 

四是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是对卫校人40多年建校史的经验总结,是卫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起点高,团结进取讲和谐,科学发展有后劲,必争一流不言败”。所以,书记走了11年,校长走了十年,卫校人想了他们十年。于是,难舍那份质朴的情谊,人们自发的走到了一起,找到了老书记,于是有了利用节假日,自费组织了李友谊校长赴京亲情慰问团,了却了他们的心愿。说是亲情慰问团,这是我们对这次活动的美誉。实际上是一次感情的回归,校史的回顾,经验的总结,奋斗的起点,前进的号角。正如老书记在总结中所说: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新起点,永远记住这次有意义的五一节,在新的起点上,为滨州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正是:四十二年风雨路,鲁北升起一颗星。

 

半个世纪几代人,功过自有人评说。

 

 

                                              (九三学社滨州市委秘书长 王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