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在山东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促进我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1-03-16 点击数:3181
当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省作为经济大省与能耗大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立足省情发展低碳经济已成当务之急。据2010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省能源消耗中,煤炭占33.38%,石油占21.68%。我省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消费能源的结构有所变化,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但是,煤炭和石油依旧是我省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我省实施“碳减排”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一、碳排放总量大
2009年我省三产的比重为9.5:55.8:34.7,因此从我省产业结构现状来看,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工业比重过大,并且工业中大多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为主。我省当前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且能源利用率较低。根据估算,我省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2.8亿吨,位居全国前列。
二、居民低碳意识薄弱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居民低碳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约有51%的人不清楚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碳排放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有46%的人认为低碳生活方式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或说不清楚,有45%的被调查者愿意尝试使用诸如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新能源。
三、“低碳城市”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省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商业、交通、建筑等耗能大幅增长,城市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相对于世界上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低碳城市”建设,我省还有明显的差距。
为促进我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要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能作为我省“碳减排”的方向。我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太大,而第一、三产业比重较小,应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力度,优化第二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同时控制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特别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降低出口贸易中的高排放产品的比重,对各产业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煤炭在三种化石能源中,含碳量最高,而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属于无碳能源,从保证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我省应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能源,积极探索发展生物燃料,限制使用化石能源,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低碳技术
就我省而言,当前应大力发展煤燃烧的直接洁净技术和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技术以及工业废气中的碳捕获与封存并通过加氢还原为生产甲醇的化工再利用技术。利用我省优势大力发展电动交通技术,大力推进我省产业体系的智能化、互动化和节能化。发达国家经数十年的发展,其低碳技术已日渐成熟,并渗透到各个行业。我省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速度。加强研发投入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走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创新向注重自主创新、并重技术引进转变的战略。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界之间以及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联系,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
三、发展“低碳城市”,推进绿色建筑
当前建筑耗能大约占了我省整个能耗的一半,及早确立我省绿色建筑的中长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推行绿色建筑应成为我省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运转这个力量将产生巨大的内需机遇,对我省经济发展与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是我省发展的目标,“低碳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向。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三大支撑力量。做好“低碳城市”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努力使我省城镇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清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目前我省“低碳城市”建设可以先从示范区开始,探索出成功经验后示范区的发展经验扩展到其他城市甚至更多的地区。
四、完善地方法规,制定低碳经济发展制度
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创新是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达国家近年来分别推出各种低碳经济法案,先后引入气候变化税、能源税、碳税制度等多项经济政策,我国的低碳制度尚不完善,我省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尽快开始研究和制定我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发挥财政、税收、贸易、产业政策的杠杆作用,主动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消费品。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地方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推动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五、加强低碳意识宣传,积极倡导低碳消费
通过山东省城乡居民低碳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发现,我省居民低碳意识较弱,低碳行为仅停留在简单的节约用水用电上,因此当前应利用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低碳知识,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通过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指导企业和公众使用低碳能源,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