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及其带来的灾害应引以为戒

发布日期:2011-03-25   点击数:2885

烟台大学土木工 程学院 教授、地震专家、九三学社烟台社员侯兴民说:

 

2011311下午13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是日本历史上现有记录中最高震级的地震。大地震过去近一周,后续的灾难也逐渐清晰地暴露出来了:由海啸、核泄漏、火灾等为主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地震直接带来的破坏。这一点给我国,尤其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很多值得警醒的教训。

 

一、核电站要万无一失

 

核泄漏基本成为此次日本9.0级地震的代名词,核泄漏对人类、动植物、土壤、水源等的深远影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作出正确评估的,也必将引起世界核电国家的长期关注。显然,比较起换来的核电资源,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太过沉重了。

 

我国筹划、在建和投入运行的核电项目有近40座,我国沿海地区正在建设中的核电站占全球核电机组的30%以上,是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山东省海阳市已经在建的核电项目。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分析,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和海洋稀释后,虽不会对我国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但是核电安全必须引起我国的警醒: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应立即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等。尤其在地震安全性评上,结构抗震设计等环节上,不能有丝毫轻心,遵循“万无一失”的准则是必须的。

 

二、要关注海啸

 

作为此次地震的另一个次生灾害,海啸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沿海地区,尤其如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岛国的发展和规划提出严峻挑战。不但如此,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长途奔袭,于次日袭击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并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迎着太平洋,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地震引发的海啸并没对我国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海啸正冲方向上有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等组成的岛链的阻隔。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极少遭受太平洋海啸袭击的根本原因。

 

尽管地震海啸对我国的影响不大,但是作为沿海建筑物及海堤防浪工程等,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长期重视。

 

三、防灾减灾,功在平时,利在千秋

 

大地震使东京这个超级大都市陷入瘫痪:新干线停运,电话通讯故障,超过1000万人滞留在东京。地震后,当局为了安全起见,暂停了新干线和地铁的运营。但据新华社的报道,震后第二天东京地铁和新干线就重新开放,大量东京市民照常搭乘并保持了良好的乘坐秩序。手机线路故障导致民众排长队到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购物居民很有秩序,超市原价供应货品。尽管交通信号因停电瘫痪,也没有警察指挥,但车辆通过路口时仍不争不抢、相互礼让。这一切都表明,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日本国民的冷静与沉着。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交接处,每年发生大量破坏性地震,但是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却很轻微。这与日本政府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和国民丰富的防灾应急知识密不可分,举一个例子:如果城市绿地不具备防灾避险功能,在日本基本上是难以被批准兴建的。为了应对地震,日本政府出台了《东海地震对策大纲》。大纲中每一条对策都落实到具体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分工相当明确,严格的预警机制设计和执行,使得日本民众形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从幼儿园开始,遍及各个年龄段、各个群体的多钟形式的日常防灾教育,使得日本民众具备了较强的防灾抗灾能力。

我们应学习日本的防灾减灾经验,针对不同灾种的宣传、不同群体的防灾演习等应常态化、制度化,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与忧患意识。加强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更新防灾减灾设备,制定完善的灾害应对预案等,都是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