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高度重视建设“蓝色粮仓”

发布日期:2012-05-12   点击数:3382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九三学社青岛社员王文琪说:

 

虽然全国粮食总产逐年提高,但是,近年来我国南方和北方持续干旱,导致粮食大幅减产,增速远远低于粮食消费量的提高。2010年,我国粮食进口6695.3万吨,相当于俄罗斯的粮食总产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4。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优质耕地逐年减少,如果在粮食上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国家稳定不利。

 

鱼、虾、贝、藻等海洋食品是高质量的“粮食”,海洋食品完全可以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补充,。一般海水养殖的亩效益是粮田的10倍以上,俗称为“一亩海水十亩田”。从海产品人均消费量看,我国远远低于其他海洋国家,与邻国日本比较,日本人均年消费海产品90多公斤,国民获取动物蛋白的40%来自水产品,而我国人均年占有水产品生产量只有30多公斤,人均年消费海产品只有10公斤左右。

 

目前我国的海洋水产养殖面临着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海洋生物病害泛滥,并呈现蔓延的趋势。

 

二是水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多次水产品体内药物残留超标等方面的原因而影响进入国际市场。

 

三是水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赤潮连年频繁爆发,给水产养殖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蓝色粮仓”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国家安全所系,应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加以重视。把我国的蓝色国土变成“蓝色耕地”,变成“国家的蓝色粮仓”。

 

为此建议:

 

1、设立国家海洋委员会。我国政体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层级指挥有力,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长江委员会和黄河委员会对长江黄河进行全流域多方位的管理,是成功的先例。设国家海洋委,可在国家层面上,对我国四大海的海域、海岸、海运、环境等进行全面的管理,整合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环保、旅游、水利、交通等多部门的相互配合,改变以前省区之间难以协调的一些难题。

 

2、制定国家级的《蓝色粮仓建设总体规划》。从环境治理、养殖规范、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目标。

 

3、加大对海洋生物育种、海洋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国家和地方的海水养殖优良种质选育繁育中心、海洋生物资源种质库、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区;将粗放式养殖发展为海洋生态养殖,建设海洋牧场,通过人工鱼礁等新型生态养殖模式,不仅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各种海洋资源的修复和增殖创造有利条件,并逐渐恢复海洋“生物链”,缓解渔业资源衰退、渔场“荒漠化”问题,从根本上保障海洋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渔民增收,保障国家食物和生态安全。

 

4. 规范遏制过度的“围填海风潮”,尽量减少围海造地和海岸工程。推动海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改善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障中国海水养殖业走上安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国家“蓝色粮仓”的顺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