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思想与参政党文化及其二者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2-08-16   点击数:4356

[内容提要]文章从“同心”思想与参政党文化及其二者的关系的视角,提出并论述了“同心”思想是参政党文化的核心内涵;“同心”思想的文化精神实质是要求参政党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同心同德,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同心同向,在文化行为规范上同心同行;同心思想具有凝心聚力、兼容并蓄和经世致用三大之功。

 

[关 键 词] “同心”思想 参政党文化关系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核心内容的同心思想,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经验作出的深刻论述,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揭示了参政党鲜明的文化价值追求,为新形势下巩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作为一种思想和一种文化,“同心”思想与参政党文化及其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参政党必然面对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合理解决,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并制约着多党合作事业和参政党文化未来命运和文化走向。因此,有必要对“同心”思想与参政党文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以便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一、“同心”思想是中国参政党文化的核心内涵

 

参政党文化中的“同心”思想,若要追索它的渊源,无不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同心思想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学说,是中共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发展,孕育、发展、升华于参政党与中共60多年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历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和重大的现实价值。参政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同现代政党制度相融合的结晶。“同心”思想既是参政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又是参政党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各民主党派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的引领下,在新世纪新阶段,成为在政治上与中共保持高度一致,在行为上与中共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同心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同心思想的文化根基在于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存在的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巩固发展的过程在于采取共同的行动团结奋斗。

 

“同心思想是对参政党文化不断发展的总结升华。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智慧的共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政党文化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参政党文化之要义体现的。“同心思想是参政党文化的内核,是参政党文化的本源和遗传基因,参政党文化乃是参政党及其成员的价值世界的载体和外在表征。参政党文化巩固发展的历程,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不断增进共识、致力共同目标、坚持携手奋进的历程,同心思想在参政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起到文化整合和引领作用。1948年拥护中共“五一口号”,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协商制定《共同纲领》,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继承、深化、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参政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共同遵守政治规范,不断增进政治共识。从致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参政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目标上同心同向,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从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到协商建国、共商国是,再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参政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参政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同心思想植根于参政党的生存际遇之中,参政党文化的形成发展,就是同心思想形成发展和总结升华的过程。

 

二、“同心”思想的文化精神实质

 

“同心”思想的文化精神实质是要求参政党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同心同德,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同心同向,在文化行为规范上同心同行。

 

1.在参政党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同心同德。参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即参政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主张、方针政策等,是参政党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所在。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参政党要同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即共一个核心和一个中心。

 

2.在参政党文化发展方向上同心同向。文化是旗帜,它具有引领作用。参政党文化发展方向决定参政党文化未来命运和文化走向。多党合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理想的共识,道路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团结和凝聚广大成员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在政治方向上参政党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是同心”思想的要求,也是参政党文化追求的目标。

 

3.在参政党文化行为规范上同心同行。在行为上参政党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知行合一。同心同行是一种政治责任。不仅要深刻认识同心”思想,尤其应当实践同心”思想,只有把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和谐。参政党在文化上践行同心”思想,就是要以参政党的政治共识坚定立场,以参政党的目标引领方向,以参政党的实践推动发展。

 

三、同心思想具有凝心聚力、兼容并蓄和经世致用三大之功    

 

同心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宏富。因此,对它的任何一种归纳和概括,都不得不以遮蔽其他可能的视野为代价。但为了论述的方便,仍不得不做出某种可能的概括,只是在作概括时我已自觉地意识到它的局限性。

 

(一)“同心思想具有凝心聚力之功,就是凝聚统战对象之心力,以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多党齐心,其利断金。大海,因为每一滴水的凝聚而形成;一首歌,因为每一个音符的凝聚而谱写。“同心”思想是多党合作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凝聚参政党所奉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主张、方针政策等。中国的政党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同心思想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它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政党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参政党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

 

(二)“同心思想具有兼容并蓄之功,就是兼容参政党和其他统战对象之意,以达到“求同存异”的境界。坚持同心思想,实质就是通过求同存异不断增进一致性、包容多样性。同心思想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思想系统,它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的体现。同心思想在保持其同心的同时,总以兼容并蓄的精神,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是中国政党制度存立的文化基因。从政党政治学意义上理解,即统一,和谐,它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关系存立的基础和前提,居主导地位,是宏观的、原则的;不同是微观的、具体的,居次要地位,兼容不同,才能达到的境界。现实中,兼容并蓄就是在坚持政治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有共同理想、共同利益,也存在着政党社会基础的差异,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双方在共同政治目标指引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参政党既要坚持接受共产党领导,也要为了执政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形象。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发展,是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鲜明特征。多党合作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多党合作事业没有必要建立;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多党合作事业建立不起来。一致性是促使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共同致力多党合作事业的基础,任何时候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心思想具有尊重多样的包容性,它是以“求同存异”弥合分歧、以民主协商扩大共识、以和谐共赢深化合作,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协调一致。

 

(三)“同心思想具有经世致用之功,就是学以致用,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经世致用是同心思想的基本精神,参政党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参政党在践行同心思想时要做到:1.同心思想作为参政党文化引领。在参政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同心思想的引领作用,发挥文化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2.同心思想加强教育宣传引导。要把同心作为参政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鲜明主题,作为参政党各级各类培训和实践锻炼的重点内容。要大力宣传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同甘共苦、同心协力的典型事例,大力弘扬参政党优良传统文化,培养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的优秀参政党代表人士。把同心宣传作为展示参政党形象的重要窗口,及时反映同心行动实施的情况,深入挖掘参政党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3.同心思想履行参政党职能。同心行动是体现参政党作用的生动实践,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搞好社会服务。4.同心思想为价值尺度。以使思想上的团结与统一、目标上的一致与协调、行动上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其重要标志。5.同心思想加强参政党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

 

 

 

                 (九三学社威海市委主委  贾国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