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通讯第3期(2)
发布日期:2008-05-30 点击数:4851
程中,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必须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政治准则,又是立党之本,更是其生命线。民主党派必须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必须与本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在中国,凡是能够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这一历史主题合拍的政治理论与实践就有生命力。就能发扬光大,反之只会是明日黄花,成为历史匆匆的过客。凡是能够满足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的政治制度,才具有现实性,而其他任何制度设计、理论构想都缺乏现实基础,甚至是有害的,起码是行不通的。民主党派还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安排,是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具有重要的法制依据,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不能照搬外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
(二)始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关键性问题,也是要害性问题。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在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如果没有稳定,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就必须在一个强大政治权威的领导下,才能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才能综合使用国力在短期内有效地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建国58年以来不平凡的历程和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顾九三学社6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都是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都是与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结奋斗的结果。几十年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民主党派老一辈始终做到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当前,民主党派要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贡献,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征程中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就是要把增强接受共产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关键内容,教育引导广大成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纲领,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共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始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坚定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这是基础性问题,也是重点性问题。民主党派的传统是在几十年的形成发展中不断铸就的,是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经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考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不断积累、总结、沉淀下来的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财富,是民主党派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精神上凝聚人心的力量源泉,是民主党派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丢掉优良传统,民主党派就会失去本色,失去根基。综合起来看,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自觉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和行动;二是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三是热爱祖国,甘于为国家牺牲一切的崇高爱国情感;四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五是开展自我教育,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就是要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作为重点,教育引导广大成员从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历史的学习中不断深化对优良传统的认识,从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中不断增强对优良传统的理解和把握,从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四)不断巩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共同基础,这是目的性问题,也是终结性问题。我国多党合作有着深远的历史基础,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牢固的政治基础。历史基础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团结奋斗、风雨同舟,结成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关系。多党合作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前50年,我国政党制度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发展和探索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多党制阶段。民国初年出现了多元的政党体制,相继成立了300多个政党,形成了“四党、三派、两陈营”的政党格局。多党制度没有给中国带来稳定繁荣,而是无休止的军阀混战,割据,民不聊生。因此,这一时期的多党制毫无疑问地彻底破产了。二是“一党专制”阶段。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训政时期约法》,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中央统治,将其“一党专政”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在国民党独裁统治的22年中,中国大地到处是白色恐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这一制度也毫无疑问地失败了。三是多党合作阶段。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时,并不具有在全国的领导地位,更不具有执政地位。由于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理论、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和民主联合阵线的正确道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中国社会各党派、各阶层、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信赖和拥护,民主党派在与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也曾想以“第三党”的立场协调国共两党的对立,但血的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国民党的独裁政策不会改变,实现民主建国的目标,不能指望国民党改变政策,而只有同共产党合作。1948年,当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生死决择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政协,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时,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此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因此,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国实行这种政党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党派主观意志的产物。多党合作不仅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有其必然性,而且适合中国国情,有其合理性。这种政党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社会理想、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历史任务,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除此之外,协商的民主机制,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亲密合作的政党关系,合作共事的风范,构成了我国多党合作的优越性。因此我国多党合作有着雄厚的现实基础和政治基础。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繁重艰巨的国内建设以及民主党派成员结构的发展变化,民主党派要切实解决好政治交接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就要始终坚持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准则: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多党合作的基础,使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重大意义
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与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综合起来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必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克服了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缺陷,保持了发展中国家政党制度必要的政治整合能力,同时体现了多元化的要求,为社会各种阶层政治参与和政治诉求提供了合法的渠道。民主党派作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主体,在保持社会稳定和扩大社会民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一辈领导人经历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在与共产党合作共事中建立了“肝胆相照”的友谊,政治交接正是把民主党派老一辈与中共真诚合作的优良传统和他们协商谦让的高尚风范传承下去,使我国政党制度得以坚持、完善、巩固、发展。从我国政党之间的关系看,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主体,他们构成了执政和参政的关系,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参政党反映、维护所代表和联系的人民的具体利益。因此,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民主党派具有进步性。政治交接实际上可使民主党派继承和发展自身的进步性,使政党的生命能够不断延续,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当前最具优越性的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幻莫测,中国各项改革深入进行,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使得价值认同出现多元化趋势。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政治体系对之作出敏锐的反应,政治交接正是我国政治主体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所作出的正确反应。因此,政治交接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作为我国的政治主体,执政的共产党已通过不断改革,努力提高其执政水平来实现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而作为另一主体的民主党派则应通过开展政治交接来达到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政治交接从形式上看,是民主党派新一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进行政治实践锻炼,其结果是新一代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政治实践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其政治能量,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政治的发展。
(三)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必需。民主党派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的基本点是自身建设。自身建设包括思想、组织、制度的建设等,其中思想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根本。政治交接,从实质上看,它是政治纲领、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交接,而这些最终又可以归结为思想的交接;从形式上看,它从组织换届开始,最终要达到组织的健康发展;从目标上看,它要保持我国政党制度得以坚持和完善。可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需要以政治交接为依托,政治交接也是民主派党自身建设的必须和载体。
从中国政治实践来看,在政党制度格局中,执政的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执政水平,而相比较而言,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在领导干部的交替进程方面。从我国政治发展的一般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执政党和参政党作为合作型政党应保持相对的发展的动态平衡,中国政治才会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实现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从而达到与执政党建设的平衡,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需。
1.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可以有效改变其思想建设的弱势形态。比照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是薄弱的。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民主党派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0多万人,大多是年轻成员。近年来,民主党派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员队伍和基层组织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绝大多数是年轻成员,而他们是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中参加的党派组织,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两种命运大决战的洗礼,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少与中共患难与共的经历和体会,少数成员政治意识淡薄,缺乏对多党合作历史的了解,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也有个别成员抱着“曲线致仕”的想法加入民主党派。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个别成员只看到共产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意识偏颇,对执政党失去信心。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成员身上,但若任其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党派自身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参政党作用的发挥,更影响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民主党派的政党交接是提高党派成员思想认识的载体,正如江泽民同志的阐述的那样:“政治交接的核心,是把民主党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一代一代传下去,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坚持发展”。由此可见,政治交接的实质和根本,在于思想观念的交接,在政治交接中,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普遍受到合作史、党派史的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自觉抵御外来错误价值观侵蚀的能力,能有效地纠正他们一些错误的思想,不断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水平,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促进多党合作可持续发展。
2.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可以促进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增强组织化功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方面大量吸纳新成员,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功能在退化。表现在基层组织活动不经常,不规范,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相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面对的成员组成相对分散,结构多元,水平不均,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不尽相同,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广大成员组织起来,发挥好参政党成员的作用,是各民主党派面临的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通过政治交接,可有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各基层组织的组织建设健康发展,不但会激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力,而且会有效地提高民主党派组织化功能,有效地扩展我国政党制度的张力。
3.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能有效地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是全方位的交接。政治交接涉及思想交接,也涉及工作实践的交接。工作实践的交接着眼于提高新一代成员参政议政的能力。通过政治交接活动,老一辈党派成员把他们参政议政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新一代成员,使新一代成员尽快把握民主党派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了解和熟悉参政议政的内容和程序,迅速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政治交接也为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注入活力,推动民主监督的有效开展。新一代成员大多生活在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他们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也没有包袱和忌讳,比较敢于直言。他们知识层次高,眼界开阔,对世界理论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吸纳、创新能力。通过政治交接,在新一代成员中筑牢政治防线,夯实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同时发挥他们的优势,推进民主监督的进程。
三、政治交接实践运行中应处理的关系
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是遵循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传承自身政治理念和优良传统,增强参政党生命力,实现参政党价值的根本举措。政治交接又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运行中需要辩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政治交接作为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内涵丰富,任务繁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完成的。目前,民主党派中央按照一年半的时间设计的是集中性学习的活动,并不是说政治交接活动一年半就可完成。可在集中安排的时间里全线铺开,但不要奢望集中活动期间目标全部达成。民主党派组织在集中活动安排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规划五年、十年的活动方案,使此项活动贯穿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始终,常抓不懈,建立政治交接活动的长效机制,并不断吸纳新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发展成果,使政治交接活动不断推进和完善。
(二)交接活动与履行职能的关系。在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不断提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水平,是开展政治交接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政治交接活动要与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结合起来,以政治交接活动为载体推动参政党职能的更好履行,以参政党作用的发挥作为平台来体现政治交接活动的成效,努力做到推进政治交接和服务发展大局、履行参政职能,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三)讲求实效与不断创新的关系。政治交接活动切忌走过场,搞形式,要把实效性放在首位。要结合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的实际,摸准基层组织和成员的思想脉博,摸清、摸准、摸实、摸透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对症下药,采取使成员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手段,增强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政治交接活动对于民主党派来说是个新的活动课题,大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可以学习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参政党的个性和特点不断总结新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形成系列的制度,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勤于积累,敢于创新。避免一切无谓的形式主义的做法,在讲求实效上求创新,在创新基础上增强活动的实效,使这项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
(四)领导班子与普通成员的关系。组织的健康发展往往以成员的健康成长为标志。政治交接要以人为本,着眼于成员的成长,这是根本和核心。民主党派政治作用的发挥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形成要靠领导班子的影响力,又依凭普通成员的共同努力。领导班子代表着民主党派组织的进步思想,代表该组织群体表达他们的共同价值要求。普通成员则是民主党派的主体力量。民主党派正是通过领导班子的影响力和主体力量来推进本党派工作的开展。开展政治交接要正确处理好领导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普通成员的培养的关系,先培养一批领导班子成员来影响和带动普通成员的成长,由培养领导班子成员开始然后向全体成员辐射。政治交接中不能只抓领导班子成员而忽视全体成员,也不能平均力量抓全体成员而没有突出重点。可采取先上后下,由上带下的方式,重点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的培养教育,给他们压担子,使其分头负责各基层组织的领导交接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对于后进成员采取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结队子式的朴素的帮教方式,使普通成员的教育也有层次有重点,同时在帮教普通成员过程中,使领导班子成员得到了锻炼,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搞好政治交接活动,任重而道远。民主党派要认真而扎实地开展好此项活动,继承老一辈优良传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建设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与执政党建设相匹配的参政党为目标,把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努力。
(本文获2007年度全省统战系统理论研究成果优秀奖)
九三学社中央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经验交流会在大连举行
贺铿副主席发表重要讲话 徐国权 彭官章分别主持会议
王志玉副主委代表社山东省委作精彩发言
九三学社中央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议于
贺副主席在开幕式上就全社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意义、任务和基本内容畅谈了自己的体会。贺副主席在闭幕会上对本次会议提出了五点意见。并要求会后各省市要作出下一步工作计划,要与所在的省市统战部作一次沟通和汇报,一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他还对该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根据会议安排,各省市在大会上逐一发言。我省住会副主委王志玉同志认真总结了山东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前两阶段工作,从政治交接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对广大社员的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三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的思路。他还就我省扎实稳妥地推进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认真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作了翔实的汇报。他还就社的自身建设和履行参政党职能,结合学教活动,联系工作实际,把我省各级组织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作了详尽的介绍。同时王副主委还就2008年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也作了简要介绍。
会议期间,社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彭官章副部长对2007年的思想宣传工作进行了通报,同时就2008年的有关工作给予了具体部署。社省委宣传部长靳秋同志参加了会议。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