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援川随感
发布日期:2008-06-16 点击数:4693
5月25日,带着家乡人民和社领导的期望与嘱托,也出于强烈的规划职业责任感,我和同事在我院潘军副院长的带领下,会同济南市建筑、市政、测绘、园林等方面的专家一行13人来到绵阳,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线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地区是济南对口支援的擂鼓镇,属于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惨重的北川县。全县2007年底户籍人口16.7万,地震后减员到14万,其中绝大多数伤亡集中在县城。
下车伊始,我们即连夜同当地规划部门进行座谈。灾区工作千头万绪,按照抗震救灾第二阶段的任务要求,根据济南援川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安排,在擂鼓镇将解决曲山、漩坪等镇接近2万灾民的安置住房。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灾民安置区及主要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
第二天,我们沿着安北公路(安县-北川)进入现场,路况极差,因地震引起的路面拱起或下陷,以及为躲避因滑坡而不时滚落的巨石,使得我们用了近三个小时才走完这短短70公里路程。在满目疮痍的现场,面对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废墟,我们的心情非常复杂,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踏勘时,大家默默地沿着山边的临时道路仔细观察地震灾害的每一个细节。一路上,满眼所见的除了惨烈,还有灾民伤痛却期盼的眼神。在一座完全沉寂的废墟上,我们看到幸存的住宅阳台上盛开的鲜花,还看到一只顽强生存着的小狗,这种对比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为了所有幸存的生命,为了未来,我们有责任用我们的双手为他们建设一个更美丽的家园。
第三天返回绵阳时,连续发生了两次余震,一次5.4级,一次5.7级,后来了解到震中就在北川。当时,我们不仅感到了震动,还听到了沉闷的地声。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更加努力的夜以继日的工作。因为我们明白,我们的图纸早一天出来,灾民们就能早一天离开在烈日下暴晒的高达40余度的帐篷,早一天开始家园的重建。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除了余震以外,堰塞湖也如同一把利剑悬在我们的头顶,高温酷暑,电、通讯等不可预知的困难一个接一个的摆在我们面前。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济南几家设计单位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终于在6月6日,完成了6个安置区的规划设计和大量技术服务工作,为近2万名灾民解决了居住问题。
在灾区的这段日子里,听到了太多太多人民子弟兵和当地百姓全力营救的感人事迹,我们在现场还了解到许多当地政府官员如何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全力投入救灾工作的事迹,他们的顽强奋斗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在这片废墟上永远闪耀的是仁爱、善良、倔强的人性光辉。
站在一个城市规划从业人员角度,这次抗震救灾也使我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北川县城的毁灭给予我们一个永恒的警示: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平等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和谐的前提首先是人对自然的尊重。我们清楚的知道,过渡性安置房的建设仅仅是一小部分,灾后重建规划的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目前余震和防疫工作还在继续,我们对灾区的环境、场地、区域城镇关系暂且不能进行更仔细的具体调研。从我们拍回来的所有片子分析,建筑结构的破坏、地表灾害发生的背景等等都还需要深入的观察,特别是一些超出我们城市规划专业的内容,需要稍后邀请多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评估。
我们在规划中试图做到的是:当人们回首这段历史时,感到的不应该只是对死的无奈,而更应当是生命的力量,是激发我们努力前行的生的力量。在今后的重建工作中,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规划为灾区未来的发展多提供一些机会,多创造一些资源,为了生者,为了子孙,也为了告慰那么多不幸逝去的生命。
——2008年6月10日 于绵阳(作者系九三学社济南市委社员、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