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8-10 点击数:21844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信息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在推进到了县级后,如何推进到乡镇、农村就变成了一个难题,制约了电子政务普遍应用。总体来看,山东省农村电子政务仍然是一个薄弱的区域,加强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改善政府服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理念尚待加强
目前的农村电子政务服务特别是行政事务审批只是原有的审批流程的一个电子化,仍存在环节繁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管理手段也主要是单一的行政手段。在提供电子政务服务时仍然是从便于政府部门自身控制、管理出发,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提供服务的方式,都是政府强制性提供,而未考虑社会公众的愿望和多样化需求,这导致目前山东省农村电子政务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存在不足。
(二)信息服务内容无法满足农民需要
农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农产品销售及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需求是最高的,但政务网站及乡、镇、街道办网站上的信息主要是政府方面的一些公文、新闻等,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农民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很少。
(三)农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存在不足
一是面向政府部门内部应用的系统建设较缺乏,部分市的政府网站中只是提供了一个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而对于利用电子政务设计专门的政务应用系统则尚未考虑,导致目前山东省农村电子政务的应用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二是各业务系统垂直分割,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三是政府服务流程缺乏优化,仍局限于信息发布和形象展示方面,而原本更应该承当服务功能的基层电子政务功能缺失。
(四)基层政府电子政务服务意识和能力欠缺
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在于政府人员能否有意愿和有能力去执行。对于农村电子政务服务,目前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层干部和人才极其匮乏。一些基层政府领导和干部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也不正确,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加快我省农村电子政务实施的建议
(一)强化农村电子政务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在已经开发建设的多个政务通性公用系统基础上,规划建设山东省农村电子政务专业应用平台,为构建完整的市-县-乡镇-村级农村电子政府系统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由山东省电子政务及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承担起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角色,按照《山东省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对所有涉及到农村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坚持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公益为主、市场运作”的思路来开展建设。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起到主导作用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相应的协助,弥补政府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实力不足问题,以便更好地建设农村电子政务。
(二)加强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建设一个农村电子政务专业应用平台,为构建完整的市-县-乡镇-村级农村电子政府系统提供服务。各市可以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考虑服务流程的优化整合,对具体的办事业务进行跨部门的整合,从而进行后续的开发和完善,以实现跨部门、跨平台的农村电子政务应用,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在线办事、在线审批服务。要加强对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保证相关政务信息的及时更新,及时反馈群众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三)完善农村电子政务实施的投资保障和约束机制
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第三方投资为辅的思路。对于面向政府内部应用的服务和面向农民群众的各种行政审批事项、信息公开等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对于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如生产经营信息、科技信息等则可以交由第三方服务方来建设,因为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商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允许第三方通过增值服务的形式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以提高第三方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保障农村电子政务平台的长期良好运行。
(四)大力开展农村电子政务实施的应用和培训
在农村学校应该针对性加强计算机相关课程培训,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让已离开学校的农民接受再教育。例如,可以借助于大学生村官,让他们负责利用农村学校信息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以适应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由于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多数农村基层政府公务员在庞杂的日常行政事务中局限于日常打字排版、浏览下载等常规应用,对电子政务内涵和计算机网络应用关注不够,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再教育,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以加强和培养其电子政务理念和信息技术的熟悉和操作能力。
(六)建立健全农村电子政务实施的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体系。要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一套明确的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将组织任务具体化为组织目标,再将组织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的设定也要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与基层政府的管理服务相结合,才能建立客观且实用的指标体系。
其次,要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确定一套农村电子政务网站建设责任体系;通过制度化途径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
再次,强化第三方机构参与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建立多重评估机制。重要的是引进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对象即广大农村群众的评估,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电子政务绩效如何,不能只由政府部门自己来评价,也不能只由其上级管理部门来评价,还需要社会公众和独立的民间机构参与评估。
最后,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机制也要完善。必须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公布,依据评估结果对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奖优罚劣,特别是绩效评估的结果要反馈到下一轮的电子政务工作中去,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为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指明方向。(九三学社山东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