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记忆
发布日期:2018-09-21 点击数:30825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到引领世界,取得一系列成就,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经济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定文化自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强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紧随40年中国改革开放,聊城变迁绘就了精彩的历史画卷。40年来,聊城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不断缔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聊城的每个角落,新时代的聊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改革开放的强大活力,鼓舞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了聊城发展的壮丽史诗!
2018年改革开放40年,就是这样的关键年份。站在新起点,屹立在发展的潮头,我们再次唱响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歌。沐浴新时代朝阳,聊城扬帆再启航。
一、改革开放40年,聊城呈现一幅精彩的画卷。
1978年,在改革起步阶段,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聊城大力推行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业,聊城是全国的主要产棉区,“要发家,种棉花”的口号鼓舞着全市农民。通过聊城市广大农民勤劳的双手,聊城市农棉、粮食产量大增。
1984年到1997年,改革逐渐全面展开,各级开始对多种经营工作重视起来,国民经济开始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2月,地委提出“奋战‘八五’兴聊城,团结一致奔小康”的口号,在农业方面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工业方面重点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迅猛发展。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通车运营。纵横开阖,京九通衢,让聊城这一沉寂多年的历史繁华之地再次融入腾飞的队伍。京九铁路的通车,不仅打破了制约聊城发展的交通“瓶颈”,也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京九沿线经济隆起带的崛起,为聊城注入无限的发展活力。
1998年,聊城地区改为聊城市。自此,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一任接着一任干,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开创了聊城改革建设发展的新时代。
在深化改革方面,从率先在全省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加快推进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习惯势力的束缚,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在对外开放方面,坚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引进了一大批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为发展注入了崭新的理念和机制,为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昔日以粮为主的传统农区,变成了今天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城市;昔日偏僻闭塞的鲁西一隅,变成了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昔日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百姓,今天正在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今日之聊城,从一个只有几条老街的破旧小城,变成了交通四通八达、城镇星罗棋布、环境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形象、品质和竞争力大大提升,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从中受益!
二、40年城市变化。
曾几何时,聊城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相对落后。如今,随着青兰高速、莘南高速加快建设,京九高铁、郑济高铁、聊城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聊城正在加快构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向着冀鲁豫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阔步迈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承载起聊城新一轮发展的希望!
改革40年,是聊城对外形象变化最大的40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城市品牌,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如今,聊城先后被列入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成为国家和省区域战略叠加区,正在多个领域跨入国内领先行列。
改革开放40年来,聊城一直把对东昌湖和京杭运河聊城段的开发改造,列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年来,“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一经提出,打造运河旅游文化产业隆起带,提升改造东昌湖、徒骇河等城市亮点的工程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立足于“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定位,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把河湖、森林、湿地、田园等建设成一个整体的、高品质的生态系统,打造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全域水城。
昔日古城破旧不堪,风格不一,如今中华水上古城环湖而居,“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绿意;河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一景。逛湿地公园,坐水上巴士,清水绕家旁……聊城人与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样亲近。
三、继往开来
站在这个历史性的节点,眺望未来。“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明确了中国改革开放将走向哪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聊城,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交界点。“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之初振聋发聩的判断,同样适用于今天。“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时刻,我们要再一次喊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豪迈宣言!
改革开放再出发,要抢抓机遇,敢拼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正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周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要求和新旧动能转换国家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宝贵的机遇,聊城要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般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立志“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用改革开放的思路和办法解决问题,才能赢得新优势、掌握主动权。否则,机遇的窗口期就会稍纵即逝,稍不留神就会落伍掉队。
改革开放再出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我们要始终保持改革开放以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40年来,我们一次次敢为人先的锐意探索,依然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过去的40年中推动聊城一次次向上跃升,在“再出发”的全新征程上,它依然是推动城市发展最需要的精神底色。
改革开放再出发,要解放思想,保持定力。“再出发”是在“深水区”里行进,无底可触、无石可摸,挑战更大、困难更多,形势也更为急迫。因为当下的聊城,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就无法寻获新动力、无法迈上新台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首来路,汲取过往一次次奋斗的经验与智慧;眺望未来,我们用驰而不息的坚定信念,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追逐新的梦想,书写新的传奇。
中国聊城,再铸辉煌!(九三学社聊城市西城委员会 聊城市宝坤新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 高级工程师 李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