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在历史的关键节点

发布日期:2019-04-08   点击数:26676


历史上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都有着它的前因和后果。要认识“五四”,首先我们需要厘清那段历史的脉络。下面让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穿梭到百年前的那段岁月。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正向黑暗的深渊滑落。还记得我们历史课本上的《时局图》吗?那个年头,列强可以在我们的国土上打家劫舍、予取予求,包括财产、土地和尊严。有历史学家做过统计,清末到民初的那段时间,我们陆陆续续共签订了大大小小上千个不平等条约,累计战争赔款黄金达九亿余两,丧失国土面积足有120个台湾大小。反过头来,我们再看一下日本,早在1853年发生美国黑船事件后,日本的民族危机感便陡然产生而且空前高涨。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用中国的战争赔款完成了国内首轮工业化改造。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称欧战)爆发,日本随即宣布对德宣战,战争过程主要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按理说欧战应该是在欧洲打的仗,由于觊觎中国已久,日本的战场却在我们的山东,同年11月德军投降,青岛陷入日本手里。1915年元月,日本提出陷我国土于次殖民地的严苛条约《二十一条》,袁世凯被迫于5月签认。一战期间,民国北洋政府1917年8月加入协约国对德和奥匈帝国宣战,并派遣两万余名劳工奔赴欧洲战场。1918年11月欧战结束,次年协约各国在巴黎举行和会,中方代表要求日本取消《二十一条》,并归还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可是在英美的袒护之下,“中德合约”中仍载明德国在中国所获权益转让予日本。

消息传来,举国哗然!1919年5月4日,北平各学校学生发起反对签约的示威游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五四运动”的开始。“五四运动”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自我觉醒的一次思想大革命,这一股潮流波澜壮阔,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九三学社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在五四运动中他受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委托,起草了《北京学生界宣言》,他不仅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更是五四精神最忠实的传承人。这就是九三学社与“五四”的深厚渊源,可以说1945年抗战胜利起成立的九三学社从她诞生开始就流淌着“五四”的血液。五四运动期间,热血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向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猛烈开火,并由此走向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现在北大校园里还有“德先生” (Democracy)和“赛先生” (Science)的雕塑。

九三学社继承了“五四”精神。九三学社从成立之始就坚定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促和平。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九三人积极参加人民政权建设和人民政协工作,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拳拳爱国之心、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为新中国的迅速崛起贡献了智慧,挥洒了汗水,谱写了辉煌。2015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学习活动。在湖州,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梁希纪念馆。梁希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林垦部部长,也是我们九三学社的前辈。那是1952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修筑通往大西北的铁路,而当时修筑铁路必需的枕木又是大西北当时自然环境下特别稀缺的物质。在修建天水——兰州的铁路时,有关方面看上了附近小陇山的一片原始森林,希望砍伐这里的木材作为修建天兰铁路的枕木。报告打到了梁希的案头,梁希的心里“咯噔”一下,他首先想到的是大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西北地区本来就不多的一片森林如果再遭砍伐,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黄河下游的防汛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在查阅了有关的水文资料并亲赴小陇山考察后,更加坚定了他的这种想法。他想劝说有关部门放弃砍伐这片森林的念头,可是铁路还是要修,木材从哪里来?具有全局观念的梁希脑子里灵光一现,他想到盛产木材的东北,记起了一件事:在东北的一个林场里还存放着一大批当年日本侵略者来不及使用的木材。他立即打电话向东北的林场询问,林场正为这批木材找不到出路而发愁,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诞生了。一星期后,一列列载着东北枕木的火车陆续开到了天兰铁路的建设工地——小陇山的原始森林保住了!试想在当时的环境下,作为一个对国家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科学家,梁希竭尽全力为后世子孙保留了尽可能多的绿色资源。这和现在众所周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着何等惊人的吻合?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两弹元勋王淦昌、邓稼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等等。九三先贤们在各个行业、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拙耕耘,为新中国的迅速崛起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九三学社发扬了“五四”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目光由国家崛起转向民族复兴。五四精神所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的终极目标不正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着被誉为古代科技里程碑的四大发明,下面单独说一下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堪称印刷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但据考证,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因受字坯字模等制作工艺的不便,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以致他去世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还是以雕版印刷为主。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九三学社的另一位前辈——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在激光照排技术发明前,我们大都靠铅字进行印刷,我自己小时候就见过好多铅做的字模,是不是感觉我们还处在毕昇的时代?毋庸置疑,印刷术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化的传播速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王选的领军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研制成功,引发了我国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0年夏天,北大的汉字激光编辑排版系统成功地排出了样书——《伍豪之剑》。当这本书被送到分管科技工作的方毅副总理手中时,他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挥笔批示:“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术从火与铅的时代过渡到了计算机与激光的时代”。其后,又相继研制出彩色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鉴于王选的卓越成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4913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王选星”,以纪念和彰显王选先生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请记住他,他是我们九三学社的前辈——王选!

九三学社创新了“五四”精神。新时期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局面要求新作为。在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现场,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说,九三学社先后出现了180余位两院院士,“墨子”“天眼”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都有着“九三人”的突出贡献;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都要依靠科技进步,这为九三学社在新时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作用创造了更多的机遇,提供了更大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是的,九三学社从她诞生起就流淌着“五四”的血液,她不但继承了“五四”精神,而且发扬了“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还需要我们创新“五四”精神。让我们踏着九三先贤开创的辉煌之路,紧握时代脉博,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以新姿态新风貌在伟大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为我们民族复兴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三学社聊城市东昌府区委副主委、东昌府区公路管理局   李念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