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小麦育种 服务农民增收——记九三学社烟台市委委员、小麦育种专家王江春
发布日期:2020-07-08 点击数:66621
王江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从小就对农民渴盼良种、热望增收有着切身体会。上学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服务农业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志向。30多年来,他始终围绕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上课题,先后主持承担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粮食丰产计划等重大攻关项目6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成果奖8项,成为国内知名的小麦育种专家。育成小麦新品种15个,其中有8个获得新品种权保护。他主持和参与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4亿亩以上,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余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王江春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热心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积极为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被亲切地称为“农户的知心朋友”。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他最大的心愿,农民受益、企业增效是他课题立项的主要依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让群众吃得饱、吃得好是农业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江春不断创新育种方法,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采用航天育种技术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专家之一。通过将航天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王江春选育出高产、抗病、优质,面粉白度高的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使用该品种小麦可以生产出不用添加面粉增白剂的高白度小麦粉,是2007年以来山东省审定的面粉白度最高的小麦品种。烟农5158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标准,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王江春选育的烟农999(烟农99102)是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第一个由农业部专家打出的跨过800公斤坎的小麦品种,打破了山东省和全国小麦单产最高记录。经农业部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达到优质小麦品种标准,打破了小麦育种界“高产一般不优质,优质一般难高产”的传统观点。
良种选育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为了选育新品种,育种者需要长年累月地接受风吹日晒雨淋,时刻关注品种性状的一点点改变,比呵护孩子更要用心、比照顾婴儿更要耐心。育种工作的成效,往往很长时间难以看到,育种者的耐心、信心都要经受巨大考验。
在这无边无际的寂寞中,在这无穷无尽的乏味里,王江春孜孜以求、锲而不舍、锐意精进,尝尽了酸和苦,更收获了香和甜。他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烟BLU99603、烟农836、烟农999(原名烟99102)和参加选育的鲁麦14、鲁麦21、烟农19、烟农5286等均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推广亿亩以上的有3个品种,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00余亿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是他持之以恒的做法,传播技术、传授经验是他自觉自愿的选择
获取一项农业科研成果周期长,难度大,要把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把育成的新品种及时推广,让农民尽快掌握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并从中受益,是王江春最真诚的愿望。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以项目实施为依托,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点对点”的科技服务。从秋种到夏收,从严寒到酷暑,在各地的麦田里,人们时常可以看到王江春风尘仆仆的身影。他和农民一起在田地里穿梭,时而蹲在地里掰开小麦的叶片,分析遇到的病害及应对的措施,直到农民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时而亲自下田,亲手示范施肥、施药的技巧,身边的农民频频点头;时而坐在地头,聚拢一群热切渴望新知的农民,讲解小麦管理知识,现场时而传来爽朗的笑声……
有人看到王江春不断劳碌,劝他注意休息。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和你们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为了让它肥沃、丰收,再累我也愿意!”掷地有声的话语常令身边人动容。
近年来,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小麦育种岗位专家”和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王江春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建立示范基地十余处,带动科技示范户700多户,辐射带动户10000多户。参加“百日科技服务行动”,采用电视、广播、网络和实地、异地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基层农技人员服务万余人次。
受农技部门的邀请,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王江春以科技促春管为主题,针对小麦防冻和冻害挽救措施举办了系列讲座,帮助老百姓及时采取了有效的灾害防御措施,减少了损失。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王江春多次做客烟台广播电台“金色家园”栏目,开展专家技术问答服务,将应季、应急小麦管理知识及时送到农民手中。
工作上的卓有成效,使王江春成为“烟台市先进工作者”,“烟台市十佳创新人才”,先后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06-2010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贡献先进个人”“烟台市先进工作者” “烟台市十佳创新人才”等众多荣誉。但王江春却说,荣誉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他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未来将继续勤勉努力、不懈进取,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