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撷秀拾才 » 残片雅情锦灰堆
   
残片雅情锦灰堆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24-03-12

所谓锦灰堆,乍一看是个古怪的名字,细细想来却意蕴悠远。“锦”:绮丽繁华,“灰”:代表灰烬和残破,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对世俗和底层生活的关注和亲密。当那些残缺的美好堆砌成画,竟别有一番韵味。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古人却把这些废弃之物加以错综组织,有正有反、有半截、有折角,或似烬余,或如揉皱,既充分体现了艺术趣味,又具有一种潜在的解构主义,可谓当代艺术潮流的远古鼻祖。作为一种自成一派的艺术形式,锦灰堆历来为士人推崇。

走进山东省文化馆二楼非遗展厅,各具风格的四扇屏、折扇、精美细致的瓷器摆件、一件件悬挂、摆设的传承人的经典代表作锦灰堆作品,一股古朴典雅而又妙趣横生的气息扑面而来,为期一个月的“千载锦灰 匠心堆旧”锦灰堆非遗保护成果展在这里举行。

锦灰堆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耿学知带来了锦灰堆历史、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等学术性研究成果、周村锦灰堆展览馆馆藏作品共计100余件套,其中锦灰堆瓷器作品10件、文创作品30余件(展柜展出),临摹清代、民国画作23幅,第一代传人遗作2幅,第二代传人遗作1幅,第三代传人作品16幅,第四代传承人作品20幅。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百岁图”。最早起源于元代,迄今已有800年的历史,“锦灰堆”采用写实的画法,突出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个“破”字,要画出破碎、翻卷、重叠、玷污、撕裂、火烧和烟熏等古旧样貌,给人以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的感觉。同时,残缺的文字和图案,还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也平添了一丝遗憾之美,而这些也都是“锦灰堆”艺术的魅力所在。说起锦灰堆,耿学知如数家珍,历史来源、发展历程等随口即出,言谈间满溢着对锦灰堆的热爱。

作为锦灰堆技艺第四代传承人,1973年出生于淄博周村的耿学知,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国画和书法,1998年开始学习锦灰堆创作,至今已二十余年。

锦灰堆的画法决定了它是一项极其耗费精力的艺术创作。为了画好一幅锦灰堆,耿学知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在他看来,要想画好锦灰堆没有捷径,只有靠长期练习,至少要十年才能基本掌握。“有时一片残片需要染十几遍,构图也比一般的山水、花鸟画严谨,绘制的几何图形,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往往一个小失误就导致整幅作品报废。”

锦灰堆本身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其绘制难度极高。它要求画家必须是诗书画印的全才,既要精通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题材的工笔、写意画法,也要会模仿真、草、隶、篆等各家书体,篆刻各类印章,更要对古画、古籍、古器等文物的年代、出处有所研究。制作难度之大,耗时之长,使锦灰堆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很小众,甚至濒临失传。因此,这门巧夺天工的手艺也于2013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得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因为懂得,所以更加热爱。多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锦灰堆艺术,耿学知一边致力于研究、绘制锦灰堆,一边积极拓宽渠道,发展和复原锦灰堆相关工艺品,尝试将锦灰堆由非遗项目发展成文化产业。为此,他不惜关闭了经营多年的广告公司。2011年,耿学知锦灰堆艺术工作室迁至周村古商城景区,以展览馆的形式,向来来往往的人们推广锦灰堆。

在山东省文化馆二楼非遗展厅的锦灰堆作品里,许多是耿学知临摹的前辈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里,有些四条屏只遗存2条。”耿学知仔细研究原创者的风格,予以临摹、补充,展览出来,让众人都能得以一饱眼福,也是对锦灰堆的一种发扬。

在历史的积淀与传承中,三千年泱泱齐风为淄博孕育了锦灰堆这一古朴典雅、耐人寻味,融艺术、研究、历史价值于一体,同时又备受文人雅士青睐的独特艺术,坚持文化自信,使锦灰堆艺术活起来、传下去、火起来,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耿学知认识到肩上的份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在历经了800多年的时光,锦灰堆更像是一部写实的纪录片,将属于各个时代的最日常的元素都一一记录在案。这样的艺术形式,不仅留给世人美学上的享受,更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现实写照,将历史长河中的生活碎片融合混搭,让我们在回味时光时有了无限的想象。锦灰堆历久弥新的意义,即在于此。

耿学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传承人,九三学社淄博市周村区基层委委员、区政协委员。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周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周村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周村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九三学社淄博市委员会供稿)

   
« 上一篇:路光助力日照市做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板鞋竞速项目备战工作
» 下一篇:淄博九三学社社员张路华当选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7149827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