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关于加强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关于加强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24-03-25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当前全球产业链布局正加速向供应链安全化、产业链本土化转变,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欧美发达国家排斥打压和越南、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崛起双重风险挑战,世界制造工厂地位受到冲击。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大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培育壮大“十强产业”集群为重点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其中高端装备产业占比48.1%。但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北上广苏浙等先进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山东省在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中仅位列第11位,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亟需全面提升。

一、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管理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轻视技术研发和质量把控,一定程度存在低水平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偏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商业秘密泄露、专利侵权、创新成果保护不利等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频发,影响企业声誉和发展。

(二)服务业市场发展不够充分,高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目前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主要集中在专利、商标、版权代理及维权诉讼等传统服务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策划、托管、商用化等高附加值业务有待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拥有行业经验,深谙国内国际法律条例、精通外语的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较大,联合企业共同申报政府项目获取支持,提供产业导航、知识产权战略分析、风险预警、质押评估、专利运营等高端服务能力不足。

(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完善,企业维权成本较高。目前知识产权工作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但市场监管部门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转化运用等方面职能相对弱化,缺乏强有力的产业创新保护和发展统筹协调机制,产业技术创新导航分析研究不足,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初步形成了司法保护、行政执法、仲裁调解和社会监督等知识产权协作工作格局,但还存在着各部门工作协调不够顺畅、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难度大、知识产权纠纷取证难等问题,企业维权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

二、促进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市场监管、科技、工信、民营经济等部门要加强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普及培训,引导企业管理层提高对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支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全省各地市知识产权事业中心、国家级保护中心等公益性服务机构和服务业集聚区、运营平台等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高效专业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二)重视信息情报分析应用,全面提升数据支撑创新发展效能。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的第四大资源。据统计,专利文献包含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相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70%~80%发明创造只通过专利文献公开;有效利用专利文献信息,可以缩短企业60%的研发时间、节省40%的研发经费。要充分利用专利文献推进基础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建立全省高端装备产业细分领域知识产权数据库。依托公益性服务机构开展产业技术领域导航分析和风险预警,强化对企业研发类导航项目的支持引导,推动创新要素有效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认定机制,引进知识产权领域高端人才,加大人才培育使用力度,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定期组织政府公务人员学习创新发展理论和知识产权实务技能,提高新形势下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专业技能。引导和鼓励省内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设立知识产权学科或必修课目,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依托公益性服务机构,分层次、分领域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企业知识产权“明白人”。

(四)构建知识产权大管理格局,精准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改革,建议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或将职能纳入工信部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加大科技、工信和人社等部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等政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知识产权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围绕高端装备产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知识产权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吸引汇聚海外及省外高端机构服务山东,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公益机构作用,强化产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 上一篇:关于加强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衔接融合的建议
» 下一篇: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为科技创新积聚动能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7178294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