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关于加强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衔接融合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衔接融合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24-04-01

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衔接融合能够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应用,促进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但在二者融合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省农林作物良种选育、推广现状

(一)农林作物良种选育现状

截至2022年,我省农业产值6206.5亿元,林业产值227.3亿元,粮食总产量1108.8亿斤,森林面积3357.2万亩,森林覆盖率14.2%。我省持续推进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工作,从政策、科研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良种选育在提高农林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优质、高产、稳定和专用型农林作物良种被选育出来,既丰富了种子市场,也为农民选择良种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农林作物良种推广现状

我省在农林作物良种推广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从推广途径、资源投入、市场需求等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农林作物生产提质增效。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56.7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经济林面积1641.13万亩,种植环节实现产值1351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9.1%和7.8%。山东果品总产量占全国的1/10以上,其中,苹果占1/4,桃占1/5,枣占1/9,葡萄占1/12。山东以占全国5%的果园面积,提供了近10%的总产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良种选育和推广衔接缺乏协调机制。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负责,选育与推广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各环节未形成有机衔接,信息传递不畅、合作不足。在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过程中,技术转化过程较复杂,成果转化难度大、周期长,缺乏有效的技术转化途径和渠道,导致选育和推广存在断层,优质良种无法快速应用于生产实践,示范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到育种环节进行优化,达不到提纯复壮的目的。

(二)缺乏市场导向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农林作物在效益方面存在产品价格波动,行情好坏影响良种推广的难易程度,比如苹果、核桃。粮食农作物中的玉米、小麦较好推广,小米、花生推广难,但其作为国家战略粮食物资,意义重大。政府在良种选育和推广方面的政策和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良种选育和推广市场驱动不足,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分析和预测,部分高产、优质、高效的农林作物良种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当前一些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种质资源库、试验田和示范基地等,限制了良种推广的发展。

(四)面临技术壁垒和人才短缺问题。良种选育需要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推广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农林技术人才。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或缺乏专业人员,导致很多地区良种选育和推广能力不足。

三、相关建议

(一)建立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建立健全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之间的协调机制,强化选育和推广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对接。建立农林业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农林作物良种选育的最新技术和成果,提供推广良种所需的信息和指导,促进信息传递共享和技术交流。建立科研机构与农林生产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促进良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的有效融合。

(二)完善政策资金支持体系,强化市场导向。加大对良种选育和推广的激励政策,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体系。增加对新品种的补贴,可在原有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在新品种开始推广的最初1-2年再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加快新品种推广。同时,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大规模多点示范,做到县有中心示范区,乡有示范点,村有示范户。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确保良种选育和推广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良种应用的成功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推广方式创新。加大对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种质资源库、试验田和示范基地等配套设施。通过设立示范基地和示范农户,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推进土地集中化管理,杜绝撂荒地。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把农技、农机、种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示范。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主推品种与搭配品种的合理布局,依据优胜劣汰,制定退出机制,逐步消除品种多、乱、杂现象。

(四)促进技术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技术转化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林业科研机构、农林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促进科研与生产的衔接,推动良种技术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实践。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层农林队伍建设,增拔人员经费,吸收农林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对农户进行良种配套种植技术培训。(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 上一篇:关于加强我省基层供销社建设的建议
» 下一篇:关于加强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7178348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