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早晨6:10醒来,睁眼第一件事便是拿过手机,在九三悦读群里发上昨天备好的诵读录音——《管子·地员第五十八》其中的一节。三遍原文,一遍译文,电子版原文中,生僻字一一在括号内加注了经过反复查证和校对的读音。从九三学社淄博市委会副主委刘双手里接棒领读一年多来,已经成为习惯。日期显示,这是我领读《管子》的第420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蓦然回首,从2022年4月23日开始的九三悦读,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年。回首那年,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九三悦读会应运而生。诞生三年来,除却诵读内容切换的空档和春节假期,有效读书时间累计1058天。屈指算来,从“四书”到《庄子》《道德经》再到齐文化之《管子》,经典原著诵读已经进行至第七部。 正是读书好时节,悦读群里又逢君。九三悦读群,是九三学社淄博市委会精心打造的读书阵地,有来自全市十余个基层委的200余名社员。常年活跃坚持诵读打卡的,有20余人。九三悦读,把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要说我们的力量不够强大,一千多天的坚守,已经昭示我们是一个坚强的群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行得远。悦读群里,那暖心的鼓励,那倾情的守候,那交流碰撞的火花,何尝不是那燎原的星火!如果说相逢是首歌,那你我他(她)的相逢,一定会因为同群诵读而幻化成一曲难忘的弦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九三悦读群能够行稳致远! 九三悦读,它没有那么多的激情澎湃,换句话说,它不是一群人的狂欢;九三悦读,也没有那么的绚烂夺目,璀璨耀眼,它不似夜空中的焰火。因为谁都知道,狂欢只能一时,不会持久,狂欢之后便是冷寂;绚丽的焰火,虽然惊艳,却也只是一刹那的绽放。九三悦读,更像是一场持久的接力,不断有鲜活的力量注入,不断有鼓励的掌声响起,不断有精彩的句章显现。这里,有的是欣赏陪伴,沉静思考;有的是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老实说,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的无奈。成年人的读书亦不例外,尤其中年以后。陶渊明有句话说:“好读书时不好读书。”这句话随着“好”字读音的变化,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好(去声)读书时不好(上声)读书,这种读法所隐含的,正是成人读书的诸多无奈。能始终如一的坚守不是一件容易事,只因为有太多的羁绊与牵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有时却也实在是很无奈的事儿。 难忘当初新冠疫情肆虐,“阳了”仍然一天不落,坚持打卡诵读;难忘过敏性鼻炎和咳嗽频发时,带着浓重的鼻音照常诵读不辍;难忘去年冬季流感多发时,声音沙哑依然坚持领读,刘主委微信上说不行的话临时替我一段,我回复说“还好,能坚持”。就更不必说,暑假云南旅游期间,旅途10日的坚持,还有老母亲膝关节置换手术、眼睛白内障手术,妻子肺部手术,老父亲急性心梗入院手术,一系列的麻烦接踵而至,摁下葫芦瓢起来。尽管生活一地鸡毛,但一咬牙,还是熬过来了。回首再看,一切艰难,皆成过往。这世上,其实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只要有坚守不变的恒心,什么都阻挡不了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代的士子,读书的目的离不开功名富贵华屋美人。今天看来,难免狭隘了。今人的读书,自然要与时俱进,有更高远的追求。特别是中年以后的读书,大概率与安身立命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出于某种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增添一些乐趣。我们的九三悦读,究竟为了什么?要我说,首先应该是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灵魂更有趣。有句话说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像我们九三学社的先贤启功先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书成一体,潜心育人,活成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老顽童”,难道你不觉得那才是真正有趣的灵魂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由他题写的北师大校训,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呢? 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彩,让我们的灵魂更丰富。九三悦读,是我们淄博九三人的精神家园! 经典诵读,永远在路上!(作者:王敏法,九三学社淄博市桓台县基层委员会社员、桓台县政协委员、桓台县作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