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清明追思老人
我祖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西营乡(现合并至大王镇)高安庄,爷爷叫朱子修,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4月11日去世,享年80岁。奶奶叫
魏
君,也是一名拥军积极分子。
俗话说:落叶归根,这是我爷爷生前的唯一要求。爷爷、奶奶已病故多年,今年清明节将两位老人的骨灰搬迁回家,实现老人愿望。我回忆起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往事,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爷爷这位老党员的一言一行,这些年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使我健康成长。
爷爷的少年时期
爷爷少年时期在本乡的一家私塾上学,他上学时勤奋、刻苦、认真,放学后,先帮助大人做农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学习到很晚,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深得老师的赏识。
读完二年高小,老师推荐他考县里的一所中学继续学习,果然,不负众望,在全县众多的考生中爷爷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同时还有我的五爷爷以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双双被录取,学校领导派人骑马送来了大红花和《录取通知书》,一家人又喜又忧,高兴地是两个孩子有出息,忧的是家里人口多、经济状况很差,只能劝其不要再上学了,在家种地为大人分忧,维持生活。
爷爷的青年时期
爷爷成家后独立生活,那时正值日寇侵占中国,虽然,只读过两年书,但是,爷爷懂得许多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从1942年起,爷爷、奶奶就积极为我八路军、游击队服务,我家成为了地下交通站和给养站,八路军将粮食送到我家,奶奶把粮食加工成煎饼,爷爷到了晚上就悄悄地为八路军、游击队送情报和给养,或者组织派人来取。
1944年,爷爷正式参加了地方游击队,在方圆百余地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日伪军。奶奶一人带着我几岁的爸爸,继续为我八路军、游击队供给养。时间长了,被邻村一名叫高喜的汉奸发现,报告了日本人,敌人在我家搜查粮食、煎饼,幸亏粮食已加工完,煎饼被我八路军取走,敌人问我爷爷是不是投奔了八路,都被奶奶拒绝。敌人将奶奶绑走,经过严刑拷问,奶奶毫不畏惧,没有透露任何信息,敌人一无所获,又找不到证据,无可奈何,只好将奶奶放了回来。
奶奶回家以后并没有放弃为八路军服务的信心,而是更加增强了为八路军服务的勇气,对敌人更加憎恨,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也为了保护自己,工作起来更加谨慎和秘密。
后来,听爷爷说,解放后,县里在我村的场园里召开公审大会,汉奸高喜被处一叫点天灯的极刑,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我爷爷所在的这支地方游击队,后来被编入到陈毅领导的八路军,爷爷在部队表现的非常机智勇敢,多次完成领导交给的战斗任务,被提拔为连职干部,加上我爷爷读过二年私塾,在当时算是个文化人,领导安排他主要从事文职工作,曾在垦利渤海日报社、惠民渤海日报社、渤海军区印刷厂工作过。解放后,转业到德州地方工作。
同窗好友在德州相遇
文革时期,爷爷在街上突然遇到多年毫无音信的同窗好友——于致公,他是冯玉祥将军的秘书,多年的同学突然相遇,两人倍感亲切,爷爷把他叫到我家,叙起旧。解放后,于致公在国家外交部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德州行署工作。
于致公给冯玉祥将军当秘书,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时全国人民抗日热潮十分高涨,热血男儿于致公被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征走,当了一名士兵。
冯玉祥将军慧眼识才。冯玉祥将军特别喜爱京剧,一次在视察军营时,发现一名士兵在唱京剧《苏三起解》,韵味醇厚的京剧唱腔,被吸引住,让冯玉祥将军驻足观看,便问属下,此人还有什么特长,下属回答:此人不但京剧唱得好,而且文笔也很好。于是,将此人叫到他的办公室,冯玉祥将军给他拟了个题目,考考他的文笔,果然不错,被冯玉祥将军看中,便留在了他的身边,做了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