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正是青岛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而位于中缅边境澜沧江畔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却早已是夏日亚炎,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傣族“泼水节”就在此时拉开了帷幕。出于对“彩云之南|”旖旎风光的向往,也出于对版纳迷人民族风情的思恋,我出发了。
飞机由青岛空港出发,直抵云南省会昆明,经昆明转机,一个多小时后就降落在富有傣式建筑风格的西双版纳景洪机场。
初到版纳,对我一位来自北方都市的人来说,一切都感到新奇。高大的热带棕榈,密密地沿街矗立着,伸向路的远方。路两旁飞檐斗拱,尖顶林立的傣式建筑,使人仿佛置身异域。街上不时飘过的身着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或肩挑竹篓,或斜背布袋,婷婷袅袅,说说笑笑,充溢着一种恬淡、悠闲的热带风情。街上到处都悬挂着“喜迎傣历新年”的横幅和宣传画,一些以前只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镜头,此刻真真切切地映现在我的眼帘,使人宛如是在梦境。
接下来的游程,我情不自禁地淹没在傣族同胞的热情及浓郁的节日氛围之中。不论是在打洛口岸,还是在勐腊热带植物园;不论是在澜沧江畔的橄榄坝,还是在周总理六十年代在版纳喜过泼水节的曼听公园,到处都是喜庆节日,忘情泼水的人们。来自版纳的各族群众纷纷用盆盆罐罐,甚至动用水管,水车对街上所有的人们进行水的“扫射”。节日的版纳到处都是水的世界、水的海洋。人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躲躲闪闪,而是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的相互泼水,以至于连我们这些旁观的“外乡人”也不能幸免,不一会儿,我们就个个像刚从水里捞出的“落水鸡”。于是,我们不再旁观,抄起旁边导游递过来的盆子,接满水,冲着欢庆的人们泼过去,顿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参与、快乐,甚至是放纵的感觉充溢在心间。迎着一盆盆当头泼来的清水,版纳夏日的燥热早就被忘在脑后,距离与时空造成的陌生感荡然无存,我仿佛也成为傣家的一员,心中涌起的只是一种快乐和酣畅淋漓。望着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庞和被泼得衣服紧贴身体,曲线毕露的人们,我突然明白什么才是群众的节日?什么才是民族的狂欢?
三天的旅程很快就过去了,遗留在脑海中最深的不是版纳那充满花草香味的新鲜空气;不是傣家卜少婀娜多姿的孔雀舞;也不是充满热带风情的旖旎风光,而是自己亲身参与的真正民间的“泼水节”活动。忘不了那些尽情泼水的人们!忘不了他们友善的笑容和盆盆祝福的清水!
版纳的三天,是泼水的三天,是狂欢的三天,我有幸亲眼目睹傣族人民节日的喜悦,生活的幸福,我想:还有什么能比我们今天的富裕生活,各兄弟民族人民的团结友爱更值得去欢庆与祝福的呢?
(九三学社青岛社员 丁元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