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理论研究 » 影响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若干问题
   
影响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若干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3-05-2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较好的发挥了参政党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党意识不强,缺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和历史使命感。我国八个民主党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长期斗争中诞生的,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走过了几十年艰苦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得到了较快地发展,民主党派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轨道上来。不过,党派成员的数量虽然大大扩充了,但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特别是政党意识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一些民主党派成员缺乏参政能力,没有独立的思考和真知灼见;还有人对政治缺乏热情,认为加入民主党派只为交友,有些活动或有一定的精神寄托,庸俗化了参政党的性质;有些成员受西方多党制的影响,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优越性缺乏深刻认识,甚至产生怀疑。这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倾向性的问题,对民主党派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二、目前民主党派组织结构松散,内部分工不明确,使基层民主党派组织带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另外,由于我国民主党派领导体制属于双重从属制,即基层民主党派在业务上隶属于上一级党派机关,而在行政上接受本单位的领导,弱化了党派成员的组织归属感。

 

有学者总结近年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变化与特点后认为:“从积极方面看是:成员增加、组织扩大、层次提高、年龄下降,功能凸显,理论升华。从消极的方面看是:成员分散、干部兼职,活动业余、经费短缺。基层组织活动主要靠热情,靠奉献精神;基层支部无经费、无场地、无时间,活动困难;党派成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每年组织发展大都达不到年增长5%的比例,坚持高标准,越来越难。许多优秀人才在学生阶段都加入了中共,使民主党派发展的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问题大致有:成员布局分散化;成员思想多元化;成员结构多样化;成员政治素质有待提高;成员流动性增大;成员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况;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兼职,培训又不到位,加上缺乏党派工作经验,因此,难以使党派党务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基层组织中,在职、退休成员混编,影响活动开展” 。另有课题组研究认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以下问题:成员结构不平衡;代表性人物的素质不平衡;政党意识缺乏,利益表达功能弱化;成员学习、培训体系、制度有待完善[3]。还有学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政党意识不强;2.民主党派部分领导重视参政议政,忽视自身建设;3.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是“专家”、业务骨干,但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基层组织领导对做好党派工作显得力不从心;4.地方组织工作机制不健全,对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宏观要求多,具体指导、帮助少;5.党派基层组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和活动经费,成员分散、活动业余、经费短缺。6.有些中共基层组织对统战政策理解不深,统战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指导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做到从政治上加强领导,从工作上给予帮助,从经费上给予支持。

 

三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和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思想理论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根本,是关系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一项长期而根本的任务,是参政党成熟的标志。形势的发展和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都要求参政党重视和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研究。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民主党派要培养建立专门的理论队伍,建立思想理论研究机制。密切联系当前社会,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围绕经济发展的形势、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设立一定的研究基金,组织理论研究机构或课题组,开展若干课题的专题研究项目;开展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调研制度。

 

(二)加强成员队伍建设

 

成员队伍建设是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强化、改进发展党员制度规定,组织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基层组织应严格按照各党派章程规定的标准,必须坚持科学有效的党派成员发展制度,根据“坚持各自特色,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精神和各项规定去发展成员。严格规范现有的党派吸纳程序,延长考核期。成员发展是民主党派一切工作的基础,组织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没有数量,民主党派就很难起到相应的影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组织发展工作中要改变以往发展“等人上门”的做法,遇到人才民主党派要“主动出击”,积极发现和吸收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无党派人士加入党派;同时也不能因为数量而放弃质量。在发展新成员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自身代表界别的特点。

 

(三)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是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加强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要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改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结构,把那些市场经济意识和本领强、政治上坚定、拥护共产党、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优秀成员选拔到领导岗位。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制度、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对重大问题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既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也要反对个人说了算的一言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既要有较高知名度的社会活动家,又要有在一定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还要有一定数量热爱党派工作、有奉献精神、又善于组织管理的党务工作者。尤其是班子的人才结构和年龄结构要合理,以便做到优势互补,团结合作,发挥整体功能。做好基层组织班子建设的关键是选好“带头人”,在物色、培养、选拔基层组织班子“带头人”中,要把政治信仰坚定、社会影响较大、热心党派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建立一支“能做”、“愿做”、“会做”的热爱党派工作的领导班子,从而有利于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

 

(四)创新和丰富组织生活

 

组织生活是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基层组织生活方式上的开拓和创新,对于提高成员的精神境界、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党派凝聚力有着积极意义。

 

1.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基层领导干部应每次组织生活前,多次通知、加强联系、精心策划、早做安排。基层组织生活开展正常与否,少数骨干领导的作用相当重要。民主党派各级领导要关心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通过各种交流谈心活动,通过协助解决实际困难,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的作用。

 

2.发挥各个基层组织集体的积极性。随着党派成员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对参与政治生活和管理各项社会事务的愿望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基层组织主持活动不是仅靠少数骨干,而是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每次活动可由基层组织推荐成员轮流主持。基层组织活动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有新的发展,有必要改变长期以来的那种一味读报、传达之类的“茶馆式” 单一的灌输形式学习活动方式,少开会,多交流,工作的内容也宜由专一务虚,转变为虚实并举,把理论灌输与形象教育结合起来,结合形势任务,设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使传统方式有新的创新和发展。

 

3.将组织活动与参政议政相结合。可以发挥内部党员人才、技术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党员参与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关注国家发展、民生疾苦,监督裁量国是,担当道义,为民鼓呼。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干部、党员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成员对社情民意要有深刻的了解,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要熟识,需要建立基层组织间的横向联系,“走出去”(外出考察调研)、“请进来”(举办座谈会、联谊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内容要扣紧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成员的专长和优势,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促进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利用,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形式更加活跃,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实在。

 

(五)强化后备队伍建设

 

后备队伍建设是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当前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制度,使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物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党派组织应尽量为其代表人物的产生、成长、成熟创造机制,提供舞台,使之得到应有的锻炼。在这方面更需要得到执政党的帮助。建立中共党委统战部门、组织部门与党派联动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制度。使民主党派对其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使用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对民主党派干部的使用,建立首先由本党派推荐,再由中共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考察决定的工作程序,形成一种既能充分体现党管干部又能充分体现民主党派组织独立性的党派干部选拔机制。在民主党派内部可参照执政党的成功做法,在干部中进行交流和轮岗易岗、下派挂职锻炼、到基层任职等试点,为培养、选拔新一代代表人物打下良好基础。

 

(六)优化党际关系

 

中共基层党委和民主党派上级组织加强和改善对基层组织的管理和领导是做好参政党基层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必须依靠中共基层党委和民主党派上级地方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党派基层组织应主动、及时地与中共基层组织沟通,征求意见,党派上级地方组织应积极加强与成员所在单位、系统的中共党组织联系,主动上门到成员单位介绍该成员在党派组织的情况,了解成员在单位的各项表现;也可邀请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座谈,相互交流党派成员的情况,加强沟通联系,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多调研、建议。另一方面,建立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作制度。从参政的方式看,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整体参政面较窄,参政领域集中在各民主党派熟悉的较有优势的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等领域,对于政治领域,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参与较少,参政视野不够开阔。因此,各民主党派应在立足自身的党派特色,在占据参政的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加强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实现民主党派在各方面的广泛参与。

 

应建立由中共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之间经常沟通、协商和协调的制度。定期就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机关建设、基层组织等自身建设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建立包括中共市委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议事制度;重大问题事前协商和事后通报制度;建立中共市委常委会成员与党外人士谈心交友制度;加强特约参政工作和对口联系制度。

 

总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只有认清形势、深入调研、创新思路、改革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为丰富统战工作经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九三学社菏泽市二支社  张维英)

 

 

 

                             

 

 

                                                     

 

 

 

   
« 上一篇:影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若干突出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新形势下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问题探析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9123839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