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3年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宫晓峰社员
他是一位青年教师,刚过而立之年,自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到烟台职业学院工作也接近7年。他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着“教师”两个字的含义。他就是九三社员、2013年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宫晓峰老师。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年轻的九三社员,他从未因为自己年轻便妄自菲薄,而是把年轻当作奋斗的源泉、努力的资本。在他眼里,教学不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事业。7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勤奋告诉大家,青年教师也能成为学院的顶梁之柱。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宫老师无私奉献,坚守着他对这份事业的忠诚。2010年12月,他父亲患重病在北京动手术,当时正值学院骨干校申报的关键时刻。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匆匆赶到北京探望了一下就立刻赶回投身到工作中,对父亲的那份歉疚让他久久难以释怀。去年寒假期间,为了准备山东省技能大赛,他与其他大赛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在数控基地车间里坚持训练了二十多天,春节过后又提前一周到校继续训练。今年2月底,正值备战省级技能大赛的关键阶段,恰逢他的妻子住院待产,他先公后私,两头兼顾,既不耽误大赛的辅导,又要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忙碌的身影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两地。不管再苦再累,他一个人扛起来,硬是没有耽搁一次辅导课程,让同事和学生感动不已。平时,他十分注重于学生交流沟通,聊学习,聊人生,聊困惑,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他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私底下,他是学生们的“峰哥”。
教坛耕耘 奉献精品
宫老师说过:“教学是个讲奉献的良心活,付出的努力,虽然别人不一定能看到,单学生可以感觉到。”就是秉承着这样的执教信念,宫老师认真履行着教师的职责。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名骨干教师,他不仅承担着指导技能大赛,参加骨干校建设等工作,平均每周还有28课时的授课任务,繁重的工作并没有让他对任何一节课产生懈怠思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宫老师深知“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因此,他十分重视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断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专业的前沿知识,积极的为自己的知识库“充电”。7年来的寒暑假,他奔波穿梭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为企业送去本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科研动态,同时掌握企业的岗位要求及发展趋势,并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课堂上,他循序善诱,引而不发,做到了让每一堂课都是精品的奉献。
孜孜以求 专研创新
教学中,他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主讲省级精品课程1门。作为主要成员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作为国家骨干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建设成员,全程参与了烟台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申报和建设工作。技能竞赛方面,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届省级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3项。近两年先后为7家企业开展三维软件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培训,培训时间达300课时,培训企业员工近400人次。他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烟台市科技攻关计划1项,为烟台芝罘区玉盛模具厂等模具企业推广塑料模具CAE新技术,为企业节约开发成本10多万元。
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宫老师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他3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一次被评为“国家骨干校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一次被评为“技能大赛先进个人”,获得省级以上“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3项,今年又被授予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
这就是一个入职仅7年的年轻人走过的简洁而踏实的足迹,这就是一名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交出的普通却完满的答卷,这就是一名九三社员展现出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范。写下他的点点滴滴,我们更加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一位普通劳动者扎实诚恳的劳动去奠基;而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也是要在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中才能得以实现。
(九三学社烟台职业学院支社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