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唐宋之前,儒墨道及诸子百家构成。唐宋后随着印度释迦摩尼晶佛学进入中国,融入中国文化,墨家的游侠精神逐渐退隐,儒释道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现在要研究真正佛学在中国,印度已被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思想及婆罗门教占据,日本及欧洲人的佛学也不正确。儒释道如同三家老店:佛家是百货店,百味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逛逛,买不买随便,一直不去逛也无妨,但社会需要它。道家是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但生病就必须去,社会变乱时期或拨乱反正,非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兵家、纵横家、天文地理医药等无所不包。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食店,天天要吃饭的。四书五经是古代士大夫进身之阶,传之万代国学经典,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整部《论语》中,论及“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解读《论语》中的“仁”对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儒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语》中的“仁”内涵丰富,究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爱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论语》仁爱有以家庭体系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从未圈定、停滞在家庭私人领域,而是超越家庭了家庭的界限。仁爱是以社会体系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爱。仁爱还包括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 “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 则,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 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 “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 以恭敬律己。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西方提倡普爱,即人人平等爱与被爱,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不言其欧洲战争史,放眼望去,资产大鳄与平民,黑人白人之间有吗?中国仁爱是传统文化,是有层次感的,与父母子女配偶同事及大自然间,道德层面约束,形成自觉行动,再完善法治体系建设,和谐稳定社会,这就是文化自信。(九三学社济宁市嘉祥县小组 徐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