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改革开放40周年 » 王冬梅:我记忆中的农业机械化过程
   
王冬梅:我记忆中的农业机械化过程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8-05-15  点击次数:4920


王冬梅,德州市财政局税政科副主任科员,九三社员。      

  

       作为出生于80年代中期的农村孩子,前段时间读了两篇有关老黄牛的文章,引起我诸多的思考与回忆。牛曾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动力,由牛而起,我忆起了自己所经历的农业机械化过程。从我的经历和体会看,农业机械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时期,约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

       这个时候一切都是慢节奏的,正是田园诗人眼中的老人、黄牛、田野的美好时光。但作为经历这个时代的当事人却是繁重的、干不完的体力活儿。记得奶奶带着我第一次割小麦时,新奇的我拿着镰刀弯腰刚割了两下,鲜血便顺着食指汩汩地向外流,奶奶急急地放下镰刀,陪我去包扎伤口。至今食指上的伤疤赫然在目,碰到阴天下雨的天气还隐隐作痒痛状。自那年之后,拖拉机割麦完全代替了人力,我就再也没有割过小麦了。

       这个时期记忆尤深的另一件事情是每到秋种时候需要犁地、耙地。我家地少,活总是干完的早些,于是勤劳的爷爷开始了牵着牛、带着我,推着自行车拉着牛套,去帮助姑姑、姑奶奶、姨奶奶干活的时光。现在每当见了姨奶奶,她总是问起我记不记得当时和爷爷牵着牛去她家帮忙干活的事,姨爷爷也总是和我强调他特别敬重爷爷,所以也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父辈和我们孙辈的事情。


  • 第二个阶段半畜力半机械的时期,约在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期。


       这时候农用三轮车、拖拉机逐渐普及,麦收、秋种实现了半机械化,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记得好像是1996年我家新盖了房子,虽然当时家庭经济条件极为窘迫,但是父亲还是开回家一辆崭新的农用三轮车,从此它成为父亲干农活时的左膀右臂。而老黄牛在农业生产中作用不断弱化,用处仅限于夏季玉米苗的耕耘除草、施肥等不方便使用机械化的环节。放暑假时候正是玉米苗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田间草疯长的季节,于是每当放暑假时候,爷爷便拖着我开始了耘地生活,我在前牵着牛,爷爷在后架着耘锄。爷爷总是干到中午一点钟还不回家,暑热的天我看着四周空无一人的田野着急地催着他回家吃饭,他却总是告诉我“中午天热温度高,草容易死”。气急败坏的时候我就故意让牛踩死几株玉米苗,爷爷由于心疼玉米苗,便会立马回家。


  •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中期至现在,基本实现机械化时期。

       这个时期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的收割,使得麦收、秋收缩短至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即可完成。老黄牛彻底失去了在农业中的作用。这时我开始离家在外求学,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了,不知何时家里的老黄牛也被卖掉了,连着存放牛草的房子也被拆掉了。村中喂养老黄牛的农户也渐渐没有了,现在进村能听一声“哞”俨然成为了一件稀罕事。


   
« 上一篇:渔家的欢笑
» 下一篇:戴连强:一幅恢弘而壮丽的画卷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16486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