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份,家里拆迁了......拆迁前一日,母亲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在单位,母亲说老房子明天拆迁,你回来一趟吗?电话这头,我摇了摇头,不了,不是不想,而是既已接受,且已为必然,新的生活开启在即,另一种幸福已在路上,便无需再去现场伤怀,因为回忆已镌刻脑海,情感早珍藏心底......母亲听后,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老房子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对我何尝不是?母亲于1978年骑着一辆永久自行车来到这个有着诗情画意般名字的村庄-----莲花池,从此和父亲开始了婚姻生活,迄今已有四十年。现在想想,恰与改革开放同步。这个房子见证了母亲四十年人生风雨,苦辣酸甜,是母亲六十三年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历史证物。 1979年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母亲和父亲承包了村集体好几亩地种植果树,本想着能够借国家政策的东风,凭着自身的辛勤、努力,最大限度的经营手中的土地,祈盼着最后能够通过水果的产销发家致富,但,天总不遂人愿,本就身体羸弱的父亲在日夜操劳中胃病复发,短短两年动了三次手术,那时姐姐刚出生不久,所有重担都压在母亲的身上,不仅要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抚养年幼的孩子,经济、体力、精力的多重压力,让母亲疲于应对,姐姐说,懵懂记事时,偶尔会看到操劳一天回家的母亲趴在家里的土炕上痛哭,亦或静静的坐在院中,盯着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发呆,脸上满是疲惫与迷惘。那时姐姐总会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消失不见。 母亲兄弟姊妹八个,她排行老大,自幼未读一天书,只是在生活的积累中识得了零散简单文字,因此,在婚后生活艰难之际,母亲虽无法识文读报,却懂得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也知那时社会环境已与以往不同,就业、创业渠道的开放,让沉寂多年的人心蠢蠢欲动,周围已有人投石问路,明白固步自封无法致富,开始大胆尝试个体经营。那时家中一穷二白,母亲不敢轻易冒险,但也懂得机遇难得,明白掌握一门技能便多一层生活保障。为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供养孩子,母亲学会了编织柳条筐、织地毯,从外贸公司换取微薄收入。同时,又抽空到建筑工地帮忙修盖单位宿舍,成为最能吃苦的泥瓦工。那个时候,母亲最大梦想是将来能够把家里那三间土坯房翻新,让它像集体宿舍那样让人安宁踏实,可以让两个女儿在雷雨交加的夜里安然入睡。母亲这些最初的生活经历及心路历程我无法感同身受,其中种种都由奶奶转述于我,她感叹那时这个女人瘦小的身体中深藏的强大的和生活抗争的力量和不服输的韧劲,而我从母亲早已佝偻的后背中看到了曾经生活的磨难和她未曾弯曲的意志。 日子在母亲一刻不停歇的辛劳中流淌前进,80年代末,为刺激中国经济发展,国家加大了国企改革力度,放开了企业自主权,政企开始分开。村里所在的乡镇开始出现第一批民营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能缓解母亲的压力,解决姐姐的学费问题,身体刚有起色的父亲托关系进入了镇上的砖瓦厂,因读过几年书,能够写写算算,在同厂工人中便有了优势,担任了出纳一职。由于有了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家里的日子渐渐宽松起来...... 终于,在我5岁那一年,父母拿出多年积蓄,将老房子在原址上进行了扩大再建。儿时的记忆自那时起变的鲜明起来,在建筑工人此起彼伏的砌砖声中,我高兴的在院中的几个大土堆里跳来跳去,在堆成山的砖瓦中不畏危险,雀跃欢呼。那些日子,母亲不知疲倦般的奔波在我们租住的地方和施工现场,为方便干活,母亲亲手剪去了留了多年的长发,剪断处的头发倔强的撅起,毫无发型可言,却始终在热烈的阳光下激情的跳跃着......甚至夜里几度梦回,每每睁开眼睛总能看到母亲眼睛里流光溢彩,多年过去,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母亲全身上下散发出来的那种梦想成真的极度幸福感。似乎之前所有的委屈、痛苦、坎坷、磨难在那段日子里都尘埃落定。 新房子落成之后,跟随我们一起入住的还有母亲的缝纫机和家里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或许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电视机的到来瞬间开拓了全家人的眼界,不仅让我们知所未知,学所未学,更大大的激发了猎奇心理。这一点,在母亲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房子盖成之后,全家人继续开始之前节衣缩食的生活,我和姐姐依旧穿着叔伯家哥哥姐姐的衣服,已经上初中的姐姐甚至从没有过适合自己尺寸的衣服。这让母亲一直耿耿于怀。电视机里五彩缤纷的世界拉近了母亲与时装的距离,增强了时代认知感,缝纫机的加入更让心灵手巧的母亲如虎添翼,在这个时期,母亲学会了修、补、裁、剪,甚至在逢年过节时,会在给我们裁剪的新衣裳上“别出心裁”,增加点不落俗套的时尚元素。我和姐姐便在这翘首企盼却从不食言的节日惊喜中一天天长大。 父亲所在的工厂效益和他的身体一样时好时坏,市场经济环境下,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不能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固步自封而又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产业,终抵不过新型材料和新型产业的冲击,抗不过优胜劣汰的法则,消失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就在那段时期,父亲成为众多失业者中的一员。 母亲没有给一家人垂头丧气的机会,在和父亲商量了一夜以后,决定将包产到户的几亩地由繁重的果树种植改为较为省时省力的小麦、玉米种植,节省的时间便用在家庭畜牧养殖上。母亲和父亲将仅剩的积蓄把家中宽阔的院落改造成一个小型的最多可容纳70多头猪的养殖厂,开始了养殖生涯。母亲除了侍弄田地之外,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养殖上,既能及时照顾到父亲,又可以利用家中便利条件增加收入,改善家中经济状况。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老房子拆迁前夕。 2014年之后,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百姓生活环境,全国上下全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家的房子地处城区中心,不可避免的成为改造的对象。 2017年过春节的时候,村里就开始了拆迁的前期准备工作,村干部挨家挨户拜年,向男女老少宣传城中村改造的好处,无外乎是怕群众不满,出现阻碍拆迁的问题。意外的是,村里的反应是一片心平气和,几乎没有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母亲对此的认知是,这些年,由于国家惠民、惠农政策的深入人心,老百姓对拆迁的事也有了更多的正面的了解,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无外乎是要求保障自身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母亲常说,这些年,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好,也不能把我们姐俩拉扯大,父亲的病更不可能享受到医保优惠政策,现在也就不可能安然养老了。人,要知足常乐。 2017年4月份,村里来了通知,这个在我们的家谱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其实历史更为悠久的村庄要在6月底之前拆迁完毕。父亲说,那段时日,总会看到母亲坐在院中的石榴树下看着某一处角落失神。一如多年前的那个时刻,不同的是,这次的心境今非昔比。或是得闲时,用脚步一遍遍的丈量房中、院中的各个角落,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不舍。 这个陪伴母亲40年的老朋友即将尘归尘,土归土,而母亲和父亲也将开启另一段全新的人生。40年,足够漫长;40年,又极为短暂,浮光掠影般转瞬而过。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母亲前半生最为关键的那个部分。她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停奔波,执着前行,其中有逐梦的苦痛和挣扎,更有梦想成真的幸福和甜蜜。 母亲奋斗的40年其实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她和千千万万的民众一起,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用汗水浇灌日子,用心血抚育子女,用四十年的奋斗,让我们和改革开放有了更加直观的接触。改革开放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再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而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故事。(九三社员、德城区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 朱春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