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去年11月,我国明确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将之带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标志,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减排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甚至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应把握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通过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我省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一)能源需求量大且消费结构不合理。从能源需求方面来看,当前我省的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工业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从能源消费结构方面来看,我省的能源“主动脉”一直呈现高碳结构,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随着近年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2006年达到79.7%,2007年达到80.04%,2008年达到达到78.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我省能耗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从我省近几年三次产业比重情况来看,2006年为9.8:58.2:32;2007年为9.7:57.1:33.2;2008年为9.6:57:33.4,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增长缓慢,与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要调整为8∶55∶37,即使达到这个目标,第二产业仍是全省的经济主体。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逐步改善,但是比例仍然很高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无疑加重了我省经济的高碳倾向。
(三)缺乏技术和政策的支撑。我省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 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而我省乃至全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低碳技术的应用在许多情况下,还得依靠国际技术市场。究其原因:一)我们本身的低碳技术研发水平不高;二)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尽管政府部门制定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体制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励政策不能有效落实;三)在发展初期,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融资难度大,致使低碳产业发展受限。
(四)低碳经济消费意识淡薄。据统计,全球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给人们带来了“高碳”经济生活方式。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人们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的便利和愉悦,依赖于与自然隔绝的人工环境系统和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依赖和贪求,对“一次性”消费用品的使用等便利消费方式,人们在不经意中增加着污染并浪费着能源。
二、对我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一)制定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发展低碳经济不论是法律法规、政策环境还是技术支持都必须要由政府超前规划大力推动。我省要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思路,要把低碳经济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开发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到正在规划中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注重海洋经济发展的统筹布局、科学开发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海洋高端低碳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强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我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我省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逐步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能源产业,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发展生物能源应对能源紧张。国家提出至2020年农林生产的生物量要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这是我国发展生物质产业永不匮缺的资源,也是解决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省作为农业大省,要紧握发展生物能源良机大力支持发展生物能源技术,加快建立推动生物产业融资工作的长效机制,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出的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加工转化,进行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的生产。我省的太阳能产业有较强大技术实力和规模,而建筑耗能在能源消费中又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我省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建筑业与太阳能产业的融合,应用新能源,减少碳排放。
(三)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我省应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等。同时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我省有着风能和太阳能利用的优势,应该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技术研究开发,并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发展。要发挥好企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拉动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对我省这样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省份有重大现实意义。我省应该明确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任务,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完善保障机制,构筑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发挥好服务业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五)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低碳经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低碳生产,二是低碳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生产促进消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不断丰富,同时也伴生了种种有损生态的奢侈和过度的生活消费方式。因此,我省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双管齐下,软硬一起抓。充分发挥好媒体的功能,引导公众摈弃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行为方式。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奢侈消费”、“便利消费”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从各方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不但需要政府的规划主导和和产业政策引领,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家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参政议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