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聊城刚下了一场大雪。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秀丽在电脑上翻看着援青照片,身旁是海北州委组织部、刚察县人民医院、聊城九三学社颁发的三本荣誉证书,回到聊城有10余天了,但她的思绪还在高原萦绕。 2021年4月,作为山东省第六批援青医疗队中一员,她踏上了援青之路。四月的聊城,春暖花开,万木争春,繁花似锦,春和景明;四月的刚察,大雪纷飞,气温骤降,满眼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绿意。当走下飞机的一刹那,她明白,自己所处的海拔由33米骤升到3300米,而家已在2000公里之外。 青藏高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而且多数是游牧民族,卫生条件较差,传染病多发,特别是孕产妇的保健和诊疗条件不高,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和孩子的健康。 2021年12月28日凌晨4点多,“嘀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她,值班医生在电话那边急促地说,产房有双胞胎早产,需要去抢救。此时刚察的温度大约零下20多度,抬头是漆黑一片,没有路灯和行人,无法想象的寂静,平时天黑了不敢出门,这会儿,她不知从哪来的勇气,一溜小跑来到医院,保暖、插管、抢救……两个孩子脱离了危险,但医院条件有限,她决定把孩子转到上级医院。凌晨6点,急救车驶出医院大门,高原的路不比平原,急救车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多次急刹,她一路吐了四五次,3个多小时后,两个小生命安全到达西宁,队友说,“秀丽姐救了孩子一条命,自己搭进去半条命。” 新生儿复苏技术是刚察县人民医院产儿科人员的技术短板,她要把“种子”撒在高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 “援青医疗队”。她设计了“理论——操作——比赛”的培训方案,产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热情高涨,热火朝天地进行实操训练。8月17日是新生儿复苏操作比赛的时刻,“学生们”思路清晰的口述,有条不紊地操作,每组都呈现出教科书式的完美,她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
中秋佳节,她把思念埋在心底,作诗一首:
刚察有感
天高云淡雁西飞,
星繁月圆夜色美。
恰逢中秋援青季,
我心相思何日归?
图片
参加千人大合唱
在这里,她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地震,在一阵慌乱后,她马上镇定下来,和其他队友联合写下请战书,雪域高原留下她们鲜红的手印;在这里,她参加了平生第一次千人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北京的金山上》《歌唱祖国》,歌声响起,她的身心都融入汉藏团结的滚滚洪流;在这里,她和队友“自驾游”,骑着山地车来到仙女湾和果洛藏贡麻村,几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这里,她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前行,感受青藏高原绿色和红色的交响;在这里,她度过了四十五岁生日,十多名队友共唱《生日歌》,让她泪流满面。 初到高原,她是这样那样的不适应,离开高原,她是这样那样的不舍,那淳朴的牧民、静谧的小城、瓦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都时常在眼前闪现,有时一觉醒来,她都分不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现在的自己是在聊城还是在刚察。 (九三学社聊城市委报送 来源:聊城日报【同心访谈94】九三学社社员、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秀丽援青小记,作者:朱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