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我将循着民主与科学足迹上下而求索
   
我将循着民主与科学足迹上下而求索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1-09-22


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名新成员,我一直觉得,九三学社的名称虽然来自于对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的纪念,宗旨则源于一个国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属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大的孩子。十八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山东曹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和济南这样的城市比起来,那只是一座小县城,我的根就扎在那片贫瘠的土地里。对九三学社的认识源自于我的二伯母,她是九三学社成员,所以,我从小就听他们说起过“九三”。

 

 

写作,是种内心的追求

 

我从1997年开始写作,2001年开始在刊物上发表作品。至今为止,出版了六七本书,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上百万字,这些如果算是成绩,其实微不足道。之所以走上写作这条道路,是因为在1997年,读大学的时候,看到了顾城的一本诗集,上面有他那首著名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一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诗,我从中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可以说是一种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从写作生涯的第一天起,我一直有一个信念,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如何改变,自己一定要坚守人文精神,去观察,去思考,去创作。没有人文精神的文化是可怕的。正如在中国世博馆中代表中国文化的《清明上河图》,图中那些富商、官员和美女,都早已化成了黄土,没有人提过他们的姓名,也没有人想要知道他们,只有那个叫张择端的画家和他的作品,被人们永远牢记。没有人文精神的城市也是可悲的。可以想象,济南这座城市,如果没有杜甫的诗,历下亭的倒影在历史的河流里就不可能那么清晰;没有赵孟頫的画,鹊华二山早就在人们的记忆中荒芜;没有刘鹗的小说,这座城市曾经的风情万种就是一张没有冲洗的底片;没有老舍的文章,这座城市的冬天又怎会被天下人神往?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信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因此,在写作中,我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写过一系列反映底层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诗歌为主,曾被著名诗歌评论家、浙江传媒大学教授赵思运这样评价:“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被遮蔽的东西,以平凡的情感、朴素的语句,去发现被现实生活扭曲、湮没了的生命,用诗人的灵魂之光去烛照底层生存。”

 

2002年,《半月谈》杂志在一篇民工生存调查报告中,引用了我的《让所有的民工都去广场拥抱吧》:

 

普通话不好没关系

 

西服发皱也没关系

 

记得刮脸,把工地上长出的胡须

 

割下来。留在某个角落

 

 

所有的民工兄弟,我们一起

 

去广场拥抱吧。这里不收门票

 

更不用为心爱的女人

 

因一件羽绒服和你分手担忧

 

 

城市的高楼大厦和老家的麦子

 

都是我们用汗水浇灌的

 

所有的民工兄弟,我们一起

 

在广场拥抱。除了蜂窝煤

 

这是我们在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

 

2004年,我以街头小贩为题材创作了诗歌《我熟悉》,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选进《高中生阅读教材》。2008年,我以留守儿童为题材创作了诗歌《每年都有人从故乡离开》,被收入中国社科院主编的《中国文学年鉴》。还有《一个俗人的账目明细表》,反映房奴的挣扎和痛苦,被各种诗歌选本收录,几百家报纸和网站转载。

 

当然,我的文学创作视野并不仅限于此。曾经有一些国际题材的作品,也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比如911事件,“在民族主义烈焰熊熊燃烧的时候,在民族复仇主义骤然迸发的时候”,我写下了《九月十二日星期三》,被评论家认为“人道主义立场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喧嚣”。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的诗歌《阿富汗农民在吃草》,也写出了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被收入《感动大学生的100首诗歌》。北京 师范大学 教授张清华对这首诗给予了盛赞:“用看上去不无轻薄反讽的句子,表达了一种叫人自省的道德之痛,这样的良知之作我相信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诗人的光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线。”

 

 

传媒,肩负起一份社会责任

 

相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传媒是我目前的职业。

 

我是2003年底来到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一直在其下属的都市女报工作,至今七年有余。七年来,虽然大小新闻奖获过几十次,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职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知人间冷暖,品百姓酸甜,更深刻地理解了屈原所说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提升。

 

我不是学新闻出身,之前从未尝试过新闻写作。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新闻写作和文学和文化都是相通的,优秀的传媒人和优秀的作家学者一样,必须要带着人文精神,从民主和科学的角度,去追寻这个世界的真相。在报社期间,我以一名文化记者的身份,做了一些自己觉得还算有意义的事。比如为绝症女作家王梅芳募捐,搜集整理了济南电影院发展变迁史、吕剧《李二嫂改嫁》的前世今生等一系列有分量有影响的稿件。

 

2009年,贾樟柯导演的电影《24城记》公映,那是一部反映工厂变迁的半纪录性质的电影。贾樟柯本身是一名很有人文精神的导演,电影的内容也非常真实感人,于是,我通过媒体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活动。诚邀济南的下岗女工为观众,让她们免费去看这个电影。参与活动的人很多,影响也很大,更重要的是,那些女工有很多人很多年都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现在她们可以去看,银幕上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曾经的记忆里。

 

不久前,我又采写了一组艾滋病感染者的爱情故事。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看上去非常普通,由于偶然,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后的日子里,他们的爱人对他们不离不弃,有着非常感人的故事,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关注底层生活,关注边缘人群的命运,让我进一步明白:哪些人更需要帮助,哪些问题更应该解决,哪些矛盾更应该化解?胡锦涛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说: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如何实现稳定这个硬任务?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我认为应采取大禹治水的方式,疏而不是堵。每一名“九三”人,每一名民主党派人士,都应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一份应尽的义务,用民主和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做事情,为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老子》中的理想社会,不正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吗?

 

 

以史为鉴,责任更重

 

2010年,我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引起了不错的反响。《百家讲坛》作为央视一档名牌节目,我有幸登上这个平台,展示了济南作家的形象,展示了“九三”人的风采,也让我本人对文化更加热爱,同时感到责任更重。

 

我主讲的系列讲座是《东汉开国》。这是一个由光武帝刘秀为人物主线的讲座,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有很多感慨和体会。

 

这段历史被称作光武中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中兴。南宋史学家陈亮认为:“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今天我们要实现大国复兴,这段历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明白历史的得失,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做好现在的事。明白过去的中国,我们可以看清现在的中国,发现未来的中国。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如温家宝总理在英国演讲时所说的:“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国家;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坚持和平发展、勇于担当的国家。”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我深受鼓舞。中国的未来,一定是更加民主,更加科学的,这一切,都会来自这个国家人民必然的信仰——文化。

 

诚然,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去年年底,我被济南市委宣传部评为首届年度影响济南的十大文化人物,在颁奖晚会上,我说:“在西方,一个城市最宏伟的建筑是教堂,因为那里面盛放着人们的信仰。在中国,很多城市最气派的建筑是银行,因为那里也盛放着很多人的信仰。”在场的领导和观众都笑了,在随后的掌声中,我说:“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未来,文化一定会成为中国人的集体信仰!”正是因为先人们对文化的信仰,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才让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我未来的道路上,我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九三学社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永不放弃。

 

晋代的葛洪在《抱朴子·行品》中说:“闻荣誉而不欢,遭忧难而不变者,审人也。”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审人”,再接再厉,上下求索,为文化尽微薄之力,为社会尽微薄之力。

 

 

        (九三学社济南社员  魏新)

 

 

   
« 上一篇:时光
» 下一篇:共和始自辛亥起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10356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