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举处随时消暑热,动来常伴有清风
   
举处随时消暑热,动来常伴有清风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1-12-15

---炎天暑月话写扇

 

田 畬“开合清风纸半张,随之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自凉。”这是明代诗人瞿佑的《咏扇诗》。夏日炎炎,正是扇子逞用之际,一柄在握,便觉“清风徐来”。此清风者,清凉、清和、清新、清雅之风也。既是指拂暑纳凉的自然之风,不激不厉;也是指赏心悦目的艺术气息,忘暑忘俗。

 

今日虽科技发达,但用扇驱暑,仍不落伍,相对于空调、电扇的使用,环保、养生之利自不待言,更合于方今之世低碳环保“慢慢活”来的生活时尚。诚然,仅以摇扇引风,身体周遭温度不会生出多少变化,但是一扇在握,轻轻摇动,清风拂面,心灵得安抚,从容镇定生就,助人心贼剿除,烦躁渐释,待气定神闲后,自然遍体生凉。因此,即便春秋之季,我也喜折扇随身,非为附庸风雅,取其“壮士佩韦”之效哩。

 

扇底清风,自可宜人,倘或扇面题写诗文书画可堪入目,展观谛赏,更是消夏快事;倘或幸遇意笔俱佳名家名扇或经典古扇,就更是让人“入清凉境,生欢喜心”、“养浩然气,襟快哉风”了,一日三摩挲,品赏不及,岂肯再用来扇风?

 

扇子在手在目,扇子之史不可不知。扇之为扇,可溯至三千年前。早期扇子概分两类:一类引风逐暑的实用短柄扇;一类显示权威、地位的仪仗长柄扇。材质多为竹、苇、鸟羽等物,书艺自然无法实践其上。至汉代时,以绢、纨、绫等织物做面料的“纨扇” 出现。汉宫女班婕妤《怨歌行》诗有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太平御览•服用》)因“团团似明月”,扇面尚圆,“纨扇”又称“团扇”、“合欢扇”。以扇柄为中轴,扇面左右对称,是团扇特点。圆形而外,还有长圆、扁圆、梅花、葵花等制式。

 

绢质圆形“纨扇”产生,书画家们始得以挥洒才情其上。明代“折扇”流行后,纸面书画又多了一种选择。如今,可见存世古代扇子书法墨迹,最早为宋徽宗赵佶草书作品《掠水燕翎诗纨扇》,但其前《晋书》已有王羲之为蕺山老姥题扇事载,故扇面书画之始恐早于晋时若干。

 

“展之广尺余,合之只两指许”(苏轼语),折扇这种形式,据说传自日本,特有的折叠便携功能,迎合了文人雅士实用、审美需求,逐渐流行中国。作为常见扇面形制,传统扇面书画多取此为载体。明中晚期以来,在扇面尤其是折扇之上书画创作风气勃兴,由此涌现出许多画扇、书扇、制扇名家,产生了诸多以扇面为独特表现形式的经典书画作品。

 

林语堂 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曾谈及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国人有于实用器物上行以装饰的传统,扇子为实用之物,扇面艺术正是“美用合一”的产物。虽如今扇子某些功能渐趋淡化,但在历史长河中,扇面书画已然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或元素。互赠扇子,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往来应酬的雅举雅事。一扇在手,不只为驱暑纳凉,更多的是一种风雅,以之把玩观赏,陶冶性情,其文化内涵早已超越了实用价值。扇面和对联、册页、手卷一样,在实用中逐渐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样式。

 

观之易,而操之难。平心而论,扇面写字并非易事。以折扇为例,扇面上宽下窄,高低不平,书写困难,章法不易安排妥帖,而折扇质地多为熟宣,墨色变化较难表现。故而,明代书画家祝允明曾把扇面作画,比作美人在瓦砾上跳舞。如此尚属于形式、技巧问题,著名书 家李刚田 先生说,把扇面写出耐人咀嚼的“味道”,是扇书之尤难。难不单在形而下的技巧,而在于作者气质禀赋、文化素养乃至胸襟器识的局限。扇面书法近观而静态,既要耐“看”——即形式动人,更要耐“读”——即内蕴丰厚。在形式上,扇书甚难立新出奇,给人与众不同的眩、靓之感,故而内在的“文化风格”的追求则尤显重要。但文化内涵不可顿悟而得,只能渐修而成,它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一种精神境界,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书法细细品味之后方能体悟中的心灵感受。

 

正因如此,扇面书法一直是旧日文人士大夫的“雅玩之物”。把玩欣赏,不仅是在于形式,更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意义。让人觉得有味道、耐琢磨、有文气,有品位、有境界,这决定了扇面书法的审美取向只能是清雅秀逸,因而扇面书法创作,对风格较为豪放的一类书者而言,更为其难;书法的雄强、厚重、放旷、野逸等诸类艺术品格,扇面难承其重;扇面书写务避粗野霸气、躁动狂怪之弊。文辞格调亦求高雅,须有清新的意境和静心安性之用。扇面幅面不宜求大,却应体现大精神、大气度。这些要求都是由其本质所决定。因此,夏日“书扇”虽与 “用扇”、“赏扇”一般,亦有“清风徐来”之乐,但却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午后蝉噪暑热,书斋苦茶清坐。时或“五乖” 不至,“五合”骈集——偶吟诗联得意、欣获上佳扇面、时正笔墨精良、或“偶然欲书”,兴来难遏,遂平展扇面,援笔濡墨。或苦心经营布局,或将平日临帖功夫,支撑起率性自然书写。锋杪游走方寸间,腾挪提顿,心念渐释,胸次澄澈,书入佳境•••••。废扇若干,终淘得一二件入眼作品,则自适自足,稍拭额汗,即以轻松雅逸小行书题写上款请“某某先生拂暑”,下款自署名再写“暑月挥汗书”,之后钤印如仪。扇面书成,多少有些“为人增添风雅意,我自甘愿受炎凉。”的人生况味在心。自我欣赏后,分赠友好,求以 “美美与共”(费孝通语)了。此际,心头则若“清风徐来”, 淡淡欢喜欣悦,几不知暑日在天矣。刚 先生说:“玩扇子是令人很安逸的事,写扇面的过程是一种享受。”诚哉斯言!

 

 

(九三学社青岛社员)

 

   
« 上一篇:小雨
» 下一篇:同心同行 共绘美好明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11520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