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济南市槐荫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张志清说:
目前,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彻底消除危房,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等。但不能否认,不同地区教育水平不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导致有条件的家长纷纷交付数万元的择校费将子女送到重点学校(特别是初、高中阶段),而相对教育水平低的地区,为了避免优秀学生外流制定了许多限制措施。由此派生了家长舍弃工作陪读、各显神通择校、价格不菲的择校费、学校附近住房租金暴涨、教师间收入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为了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同等优质教育,我建议:
一、建立帮扶制。由省教委、市(县)教委负责,省级的重点学校和相对薄弱的市级学校“捆绑”在一起。如市内的某所重点学校和商河县学校,实行领导互派,教师交流,资源共享;而重点校和农村的薄弱学校一对一帮扶,省级的老师到村镇帮扶,城区教师到农村地区支教。以此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也为薄弱学校的老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逐步形成教育的城乡均衡、区域均衡和校际均衡。相互交流的领导
和
老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和一定的时间,并且在其教师生涯中,至少间隔一定的年限必需交流一次,制定考核标准和落实一定的待遇,特别是确保交流老师的收入。
二、建立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定教师培训规划,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进行名师选评制度和名师共享制度。制定名师选评的标准和任期,同时名师在不同的区域实施共享制度。由省、市两级教委统一调控,费用支出由财政统一划拨,名师通过承担每学期一定的授课、业务指导示范活动,带动该学科,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