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撷秀拾才 » 痴心育稻三十载 情系农村终不悔
   
痴心育稻三十载 情系农村终不悔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3-01-16

----九三学社社员、“水稻大王”王永平

 

 

    他叫王永平,55岁,河东区太平街道王太平村人,现任永平水稻研究所所长。一副标准的农民形象,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位其貌不扬的人,30多年来致力于水稻良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刻苦钻研业务,默默奉献,为临沂乃至山东省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先进社员、临沂市十大新闻人物、临沂市劳动模范、河东区拔尖人才等等。在搞好水稻研究工作之余,他还深入调查研究,围绕“三农”撰写提案,将群众的呼声传给各级党委政府,做好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痴心育稻不言悔

 

    王永平的家乡盛产水稻。在沂河边长大的他,始终对水稻有着浓厚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进入山东农业大学农果系函授进修,毕业后返家,成为一名农民。1984年,当时的临沂地区农业局将水稻试验点安排在王太平村,王永平担任了农民技术员。抓住这个良机,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水稻科研中,为了仔细观察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取得水稻品种的第一手数据,他在试验田里搭了个窝棚,吃住在田间任凭蚊虫叮咬、烈日酷暑他也全然不顾。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他发现水稻经常会大面积倒伏,造成减产。如何能够使水稻抗倒伏?为了弄清水稻遭受风雨袭击时叶、茎、穗、行距间相互作用与倒伏的关系,越是下雨刮风他越往地里跑,观察记录的各种数据有十几大本。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永平终于找到了水稻倒伏的原因,后来撰写的《勾股定理在水稻高产防倒栽培中的应用》一文,发表在《山东农业科学》杂志上,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农业科技文摘》期刊收录。

 

    攻克了一个难关,王永平又把科研重点放在研究选育水稻新品种上。他白天穿梭于水稻田间调查工作,晚上常常到深夜分析总结工作。由于水稻生长的特殊性,从6月份开始,水稻试验的工作就繁忙起来,各个品种组合的选育杂交、调查各个品种的数据表现、各个有苗头品种的考察和筛选、科研试验用地安排、跟进播种情况、指导秧苗田间管理、插秧抛秧等,这些工作要在短短50天左右的时间里完成,时效要求高,条件艰苦,但王永平从无怨言,也不放弃对科研那种执着的追求,在农业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解决了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为农业生产作出重大贡献。

 

    水稻品种改良的过程是漫长的,通常确定一个杂交品种需12年,一个常规品种也要8年1998年,王永平注册了自己的水稻研究所,醉心于良种培育,先后培育出“鲁香糯一号”、“鲁香粳一号”、“临粳八号”等10多个水稻改良新品种,其中有3个品种通过省级鉴定,1个品种正在我省进行区域试验,为广大稻农增加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培育选育品种的同时,王永平还承担了当时省科委下达的“水稻稀播旱育秧、水稻秧旱管理增产技术开发试验”课题,完成了测水、肥料、化学除草、密度等35项试验。2012年,王永平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经山东农业厅和水稻专家组联合实际收获、测量,水稻亩产量达721.69公斤,比预定目标超出21.69公斤,获得山东省水稻高产第一名。

 

    一花独放非盛景,万紫千红春满园。王永平选育的水稻品种在鲁南、苏北及河南等地推广600多万亩,一般增产15%左右,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效益1.8亿元。王永平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被誉为河东乡间的“袁隆平”。如今,王永平对水稻的研究方向已经转移到如何提高水稻质量上,水稻的品质主要表现在口感上,比如米饭在入口时舌尖感觉咀嚼时有没有筋道吞咽时小舌头感觉,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水稻狱中研究必须与时俱进。”王永平说。

 

参政议政系民生

 

  王永平个头不高,衣着朴素,但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历任山东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临沂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常委,河东区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委十二、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在搞好水稻研究工作之余,王永平还深入调查研究,围绕“三农”撰写提案、建议,将群众的呼声传给政协和党委政府,做好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他的《为保护农业生态平衡,应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争创临沂农副产品新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提案,以切实的内容和可行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关于《加强葛沟灌渠的管理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提案,得到区水务局的高度重视和落实,其论证方案上报争取到了国家立项,在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前提下,工程分四期历时10余年竣工,全区的灌溉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位老农感慨地赞叹:过去,当地农村水稻插秧需至少一个月;改造后,仅8至10天即可全部完成。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他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视奉献学识为己任。多年来,他积极参加“送科技下乡、送温暖下乡”活动,先后与九三学社临沂市委、市统战部联合去枣庄、德州、济宁,以及本市的莒南、苍山等地水稻产区,进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解决水稻秧苗矮苗、枯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问题,帮助提高水稻产量。为解放军某部三个农场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五年,使水稻由亩产450市斤,增加到亩产1265斤,产量几近翻了两番。

 

创建协会献余热

 

    如何在街道农业办主任这个“位子”上“退休”后,继续为群众增产增收发挥余热?王永平将目光放到成立“协会”上。经与各部门的协调,他主持成立了“河东区养鸡协会”、“养猪协会”、“桂花协会”等,通过协会的龙头带动作用,使养殖、种植业得到规模发展。

 

    走进太平街道郭太平村的桂花园里,反季节桂花弥漫着淡淡的香味。种植大户老郭高兴地说,“多亏了老王带头成立协会,俺这桂花才能不怕市场价格波动”。如今,全街道桂花种植面积已达到500亩以上。此外,养鸡协会、养猪协会,也牵扯了王永平的大量精力。但王永平认为,只要是为老百姓好,只要是群众有利益,那就值。他表示,今年将继续搞好水稻研究,选育出适应当地种植的水稻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                          

 

 

                                                                (九三学社临沂市河东支社  刘相松)

 

   
« 上一篇:倾心育桃李 科技报国志
» 下一篇:智慧打拼 商道致远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73109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