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交流 » 巍巍沂蒙山 默默红嫂情
   
巍巍沂蒙山 默默红嫂情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4-07-07

 

——赴临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有感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踏上了临沂这片红色沃土。“红嫂”,一个响亮的名字,也许是同为女人,对“红嫂”这一称谓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步入红嫂纪念展馆——一件件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呈现在眼前。

 

有人把沂蒙红嫂誉为“和平女神”,其实“红嫂”是一群实实在在的人,并不是神话传说,而是“革命的先进妇女光辉形象!”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等英模人物就是“红嫂”这个先进女性群体中的典范。明德英是“沂蒙红嫂第一人”,在战争中,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打破了封建思想,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为了抚养烈士的孩子,她们毫不吝惜地让出自己的奶水,让出难能可贵的米面,而自己的亲骨肉忍饥挨饿,营养不良,半路夭折;“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己门板,在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 而这些妇女有的已经怀有身孕;“拥军妈妈”胡玉萍结婚第二天,就把新房让给八路军的伤病,“坐月子”时,把亲友送给她的老母鸡、鸡蛋全都送给了八路军伤病员。和平时期,退伍兵无房住,她主动让出政府分给她的二室一厅;多年来,地方政府和部队领导送给她的彩电等礼品,她一样不留地送给了军烈属和敬老院……除了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这四位光辉形象的代表外,还有许多事迹突出的沂蒙红嫂典型。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声震沂蒙,她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为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战争的硝烟离我们渐渐远去,“红嫂”—— 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人们,身上仍闪耀着永不更褪的“红色”,留给我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红嫂精神”。 在“红嫂精神”的感召下,当今社会出现了一批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王换于老人的孙女——沂南县第四中学退休教师于爱梅,继承先辈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期拥军新篇章,被誉为当代“红嫂”。 从2005年开始,退休后的于爱梅每年都利用新兵入伍等机会,组织全国拥军模范慰问入伍新兵,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励他们当好兵、尽好义务。近几年来,她个人投入用于购买拥军慰问品的资金达5万余元。“致富不忘社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用真情关爱革命老前辈。”朱呈镕走边关、下基层、进连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拥军优属,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被称为“沂蒙新红嫂”。

 

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没有“红嫂”的感人事迹,但是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她们在践行着“红嫂”精神。也许她们是大街上的清洁工,挥舞着手中扫把,用辛勤和汗水换来街道的整洁;她们也许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不管风吹雨打,抵挡着烈日的阳光,坚信自己的力量换来建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她们也许是现在站在教室里手拿课本的老师,辛勤的园丁,在黑板上用粉笔,给那些眼神里充满渴求眼神的孩子讲述做人的真理·····。她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虽然平凡,却值得我们大家尊重!这难道不是新时代的“红嫂精神”?

 

巍巍沂蒙山,默默红嫂情。怀着无比崇拜与眷恋的心情离开了那片红色热土,而心依然在沂蒙,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战场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依稀出现在面前,眼睛再一次模糊了。巍巍蒙山,挺立的是革命先驱不朽的丰碑,滔滔沂水,诉说的是沂蒙儿女对党的忠诚。一种精神令我感动,一种力量让我前行,那就是“红嫂精神”。

 

铭记历史,鉴古思今,励志前行,身处幸福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心灵牢记先烈的遗志,躬身践行先烈的遗愿,开拓进取,创新未来。今天的我们更要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红嫂精神”,让“红嫂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九三学社德州市  李小红)

 

   
« 上一篇:沂蒙颂
» 下一篇:群众是立国之本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20493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