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 九三学社文脉与优良传统
   
九三学社文脉与优良传统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7-08-02


内容提要:九三学社向以科学技术界之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其由“民主科学座谈会”到现用名称的确定,彰显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从九三学社已故的三位杰出领导人之行为风范中,从九三学社所拥有的众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中,从五位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社员身上,均可看出九三学社文脉的有力传承和与时俱进。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也是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它的心系天下安危、坚守真学术和力求精进,与九三学社息息相通。坚守爱国统一战线,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

 

众所周知,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之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一个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也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说到我国的知识分子,就不能不联想到这个特有群体成长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虽然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的内忧外患和国破家亡,以致积贫积弱、苦不堪言的惨痛史实,强烈地激发并重塑了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们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忧乐关天下,原本就是古代士君子所固有的传统;忧国忧民,则更成为近代志士仁人的一个心结。宋儒张载所标举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箴言,更成为广大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座右铭。九三学社的诸位先贤正是传承了士君子们的理想与愿景,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他们殚精竭虑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奔忙。1944年底,他们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并发扬五四运动的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率先组成“民主科学座谈会”,讨论时局,发表政见。待到1945年9月3日,那个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被彻底击溃、缴械投降。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5月4日,“民主科学座谈会”遂更名为“九三学社”,以永远铭记9月3日这一历史性的日子。

从“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最终确定,不难看出其宏伟宗旨和历史担当。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而爱国主义又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引自《人民日报》)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为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提供了有力条件。五四精神所倡导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强国梦而努力奋斗。可见,九三学社的主要宗旨是强国富民,振兴中华。但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奋斗,才能实现这一宏愿。

说到九三学社的文脉传承,我们不能不深切缅怀已逝的三位德高望重的杰出领导人。他们都曾留学海外,都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他们为了报效祖国,却都毅然决然地谢绝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科研条件,回到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科学才干,去报效国家和人民。他们的身影虽然渐行渐远,但他们的高尚人格和行为风范,却历久弥新,永远让祖国铭记。

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1890——1990),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青年时代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是著名学生领袖,曾起草《五四宣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里昂大学,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7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作为九三学社第一位德高望重的主席,连任七届;很好地发扬并践行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周培源(1902——1993),江苏省宜兴县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届中央主席,第九届中央名誉主席。1993年,经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正式成立周培源基金会

吴阶平(1917—— 2011),名泰然,号阶平(后来一直以号代名),江苏常州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其才智和工作效率使该校名教授哈金斯极为赞赏,进修结束时真诚挽留他。但他毅然谢绝。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9月他参加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外科学会第30届大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在会上作了“肾上腺髓质增生15例长期随诊”报告。长期以来主要工作是做医生,先是外科医生,后来兼作泌尿外科,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正是在这些杰出先贤的影响下,在这种报效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感召下,九三学社社员中,先后拥有17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这五位社员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航天工程做出了杰出贡献。另有王选、黄昆荣两社员荣获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社员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九三学社精神之彰显和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九三学社中央及地方组织积极参与了国家多项大型科研项目,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主动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广大社员更是把一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化为锲而不舍地实干、苦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前所述,九三学社的诞生,是以五四精神为圭臬的。而提到五四精神就不能不想到北京大学。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前,2014年5月4日讲话)由此便不难理解,何以在九三学社的前三位主席和现任主席中,有两位主席出自北大。九三学社既然是以五四精神为宗旨的,由此,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北京大学也是九三学社酝酿诞生的策源地。在教育界,北大从来就是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精神的最好传承者。笔者曾应山东北大校友会创办的《山东北大人》(创刊号)之邀,写过一首《满庭芳——感怀北大》:

博雅塔下,未名湖畔,打造无惑人生。 红楼、燕园,桃李正春风。心系天下安危,书桌亦沙场雄兵。求精进,不谋高官,惟盼中华兴!

坚守,真学术,地狱入口,奋然前行。铁肩担道义,宠辱不惊。即使一介布衣,神州也为之动容!大智慧,志存高远,百年北大情!

在笔者看来,“百年北大情”与“九三学社情”是相通的。教育界要想很好地延续九三学社的文脉,就应该不忘初心,始终心系国家安危,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为大中华的崛起和腾飞建功立业;力求精进,但不谋高官。特别是要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因为马克思早就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页)九三学社正是以在神州大地上高扬科学与民主精神为己任的。

最后,必须强调的九三学社优良传统,则是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维护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早在1930年,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06页)九三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志同道合的友党,而且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攻坚克难,才得以实现了自己的初衷,圆了科技兴国的梦想。所以,九三学社早已把统一战线视为万万不可丢弃的“法宝”,一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爱护它。

笔者曾于2004年12月写过一首《望海潮·赞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其题后小序中写道:“今年12月30日,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15周年。为纪念这个重要文件的发表,填此词以赞之。”原词为: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赢得战场厮杀。日月催人,征鞍未下,重建故园新家。

把百姓牵挂。更携手无间,振兴中华。龙之传人,友好足迹遍天涯。

曾记大党称霸,何七秩联盟,一夕崩塌?江山依旧,斗士渐老,忆昔是事堪嗟!

梦寻“喀秋莎”。望红场内外,时见栖鸦。前车可鉴,毕竟民心最强大!

                         ( 2004年《联合日报》)

笔者在这里热情歌颂的正是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同时以苏联共产党的全线崩溃以致苏联解体引为历史教训。苏联共产党是革命导师列宁所创造的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曾经以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世界广大工人阶级所敬仰。然而,历经7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个党却忘记了初心,脱离了曾经支持它、拥护它、养育它的广大人民;在兄弟党中称王称霸、发号施令、独断专行。最终蜕变成了修正主义的独裁政党,为广大人民所不齿。这充分说明,再强大的政党,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没有爱国的统一战线作后盾,而自视强大、一意孤行,则必然失败。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谆谆告诫的:“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这一忠告,应为所有兄弟党派所共勉。


   
« 上一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九三学社文脉之我见
» 下一篇:九三学社文脉与思想建设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00695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