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海洋领域九三人的风采不止在海水养殖领域绽放,在海洋科考领域同样精湛。青岛这座享誉中外的海滨城市,在这一系列海洋战略荣耀加身的背后,凝聚了几代海洋工作者的智慧和梦想。青岛海洋领域的九三学社人引领和参与了五次海水养殖浪潮,见证了青岛海洋经济的崛起。几代青岛九三人,共图海洋强国梦。 关键字:海水养殖 科考 强国梦 浪潮 九三人 2019年5月2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威海市海洋发展局邀请专家,对双方合作研究的“绿鳍马面鲀规模化繁育技术”课题进行现场验收。此前,我国海洋科研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种能适合深远海养殖的鱼,曾做过河豚、黑鱼、鲈鱼等实验,但是它们各有各的缺点,绿鳍马面鲀规模化繁育为深远海网箱养殖提供合适的新的品种,实现了中国自有技术深远海养殖品种的突破。 青岛海洋领域九三人的风采不止在海水养殖领域绽放,在海洋科考领域同样精湛。2018年7月9日,国家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赴西太平洋热液、冷泉海区执行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西太平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海上调查任务。“科学”号在2014年运行之后,其历任船长均由九三学社社员担任,在每次科考任务中,都有多位九三学社社员担任重要岗位。 青岛这座享誉中外的海滨城市,跳动着澎湃的海洋基因。青岛拥有中国第一所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建设了亚洲第一个海洋馆——青岛水族馆,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在这一系列海洋战略荣耀加身的背后,凝聚了几代海洋工作者的智慧和梦想。青岛海洋领域的九三学社人引领和参与了五次海水养殖浪潮,见证了青岛海洋经济的崛起,几代青岛九三人,共图海洋强国梦。 一群海洋人奠定城市基因 1955年11月20日,九三学社青岛分社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在9位委员中,张玺、赫崇本两位是海洋科研工作者,他们对青岛此后形成的海洋科研之城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奠定了九三学社青岛地方组织在海洋科研领域的特色优势。 张玺早在1935年至1936年就担任北平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组成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团长,对胶州湾及其附近的海洋环境及各类动物进行了艰苦的调查,为研究胶州湾动物的资源变化和环境污染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解放后,张玺投入中国科学院的机构调整中,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起筹备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这也就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张玺为我国培养了海洋学、动物学以及水产养殖方面的大量人才,很多人后来都成为学术带头人,被赞誉“桃李满天下”。 张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曾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主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 赫崇本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学系主任,山东海洋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1950年1月,赫崇本与童第周、朱树屏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1959年,山东大学西迁济南,留下海洋系等组建海洋学院,赫崇本参加山东海洋学院的筹建工作,为建设全面培养海洋人才的教育基地付出极大的精力。 此后,毛汉礼、刘瑞玉、文圣常为代表的新一代社员让九三学社站上了海洋研究的新高峰。物理海洋学毛汉礼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刘瑞玉主攻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物理海洋学家文圣常则是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21世纪的今天,以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主体的青岛海洋科研院所群体依旧支撑着青岛海洋科研和海洋经济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而张玺、赫崇本、毛汉礼、刘瑞玉、文圣常等都是青岛海洋科研院所的顶级科学家。 先贤已去,他们的影响力依然为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人民所怀念。其中,张玺、赫崇本、毛汉礼在青岛居住生活的旧址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列为青岛名人故居,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力推五次海水养殖浪潮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究平台、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海洋科研力量雄厚。 厚积而薄发,作为科研驱动的产物,中国诞生了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以海带、紫菜养殖为代表的海藻养殖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20世纪90年代,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20世纪末,以鲆鲽养殖为代表的海洋鱼类养殖浪潮;21世纪初,以海参、鲍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浪潮。而这五次浪潮均从青岛发端,进而推广至全国。 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专业水产科学研究机构,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九三学社社员见证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历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发起人和亲历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九三学社社员索如瑛等科研人员就从事大型藻类的研究,他们成功解决了海带的全人工筏式养殖技术难题,从而使海带养殖达到生产规模,并作为全国海带育苗委员会技术负责人,指导沿海7省的海带幼苗培育技术,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推动海带养殖技术在全国沿海的推广,因此索如瑛被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和农业部联合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等。 曾任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主委的刘瑞玉是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引领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刘瑞玉带领海洋科技工作团队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末,山东的海洋科技工作者率先培植出人工亲虾,并率先育苗成功,外加此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推动了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在现代化综合海水养殖模式兴起过程中,青岛九三学社的社员们在不断从各个学科角度攻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如,黄海所委员会的主委陈四清研究员先后突破了多年未解的金乌贼、圆斑星蝶、绿鳍马面鲀等经济种类的人工繁育技术,挽救濒危经济鱼类和投足类的渔业资源,也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深远海鱼类网箱养殖提供了适宜的种类。社员史成银、何玉英、吕健健等则致力于鱼类、对虾、三疣梭子蟹病害防控、优良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海水养殖产业的5次浪潮带来了我国蓝色产业的技术革命,标志着我国的水产业逐步从“捕捞”转向“养殖”,养殖重心逐渐从“淡水”转入“海水”。而每次浪潮的背后,都有九三人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引领者,有的是参与者,有的是默默奉献者,为中国13亿人的食品工程默默的奉献。 在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均担当主力,这些科研机构也同样是九三学社社员的重地。 海洋新攻势助力海洋强国梦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系统布局和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推进海洋军民融合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他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创造辉煌,为祖国为民族立新功。 青岛当前正在开展“海洋攻势”,这是青岛掀起的15个攻势中的首个攻势,从中可见青岛对海洋经济所寄托的希望。青岛发展海洋经济要打海洋产业转型跨越、海洋港口提质增效、高水平对外开放、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滋养海洋文化根脉“六场硬仗”。 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在海洋科研院所组成的方阵中,青岛九三学社的社员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钻研精神,在海洋产业转型跨越、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硬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这座城市海洋强国梦想的基础动力。 回顾历史,张玺、赫崇本、刘瑞玉、毛汉礼等老一代奋斗在海洋科研第一线的九三学社社员们,把毕生奉献给海洋科技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爱国、民主、科学;展望未来,新时代九三学社的海洋海洋科研工作者,正用自己的青春和努力,为国家在远洋科考事业和海水养殖作出的基础性贡献,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承,青岛海洋科研之城才得以阔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青岛正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九三人为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奉献着。今天,海洋强国之梦还在继续,青岛九三人的逐梦之旅也在继续。(九三学社青岛市委思想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青岛财经日报社记者 门国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