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记载着人类文明和进步,城市也是一面镜子,映照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集中反映了祖国的现代化变迁与繁荣,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是最值得言说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着中国的城乡社会结构,乃至影响着整个世界。如果说20世纪开启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时代,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则将中国带入了21世纪的城市时代。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长期以来以乡村社会为主要形态。即使是建国后,由于基础薄弱,加之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城市发展一度处于缓慢进程之中。我出生在革命根据地红色沂蒙的一个县城,尽管也被称为“城里人”,但那时的县城实在就是一个“大村庄”。改革开放后,作家李存葆在他轰动文坛的报告文学《沂蒙九章》里讲过一个错把这个县城当京城的故事,说的是祖孙二人走出山村去乡镇办事,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孙子好奇的问爷爷,这是到北京了吗?孙子的问话被爷爷立马怼回去了:“没见过世面,这哪是北京,到了县城那才是北京呢。”当时县城多大呢,也就是东西南北两条马路,零散坐落着几栋小楼,城镇化率还是个位数。 我1985年到济南读大学,省会济南当时是全国18个城市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之一,是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也有着还算不错的经济基础,比如中央台为您报时的康巴丝石英钟、小鸭小鸭顶呱呱的洗衣机都是济南制造。但即便如此,城市面貌也不是想象中的繁华模样,城市主干路网只有两横三纵,整个城市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于泉城路的两侧,几栋标志性建筑的高度也就100多米。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建筑企业,并先后在建筑管理、城乡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工作,参与并见证了济南乃至其他城市的发展,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历程,也体会到了各级政府勇于改革的魄力和善于创新的智慧。改革开放40年间,泉城济南的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城市版图已超过1万平方公里,GDP正朝着万亿迈进,人口千万,路网纵横交错,辐射八方,城市的天际线越来越高,正在加速建设中的济南CBD “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层建筑高度已超400米,在建工程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常驻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城市环境越来越美,这座本就闻名天下的泉城变得越来越宜居、宜业、宜游。 再说我的家乡,沂蒙山区早已成为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临沂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百强市的革命老区,第一个GDP产值过亿的革命老区,而今,几十年的发展GDP已近5000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1%,革命老区用40年沧桑巨变,见证了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 这两个城市的变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缩影,充分折射出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中国的城镇化作为第三次全球城镇化浪潮的一部分,它既有时代的特点,也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与中国改革的总体设计相向而行,又充分尊重了地方的首创精神,使得这一进程显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一起看几个数据:1981年我国城镇化率20.16%,到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初步进入城市时代,这一进程英国用了100年,美国用了60年,我们用了30年;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59.68%,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每年还约有1500万人进入城市,一亿多非户籍人口的城市落户行动正在继续;在单一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进入快车道,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等已成为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区域。面对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著名经济学家斯底格里茨曾这样评价,他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有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 当然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的大国推动城市发展,并且还要与新型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协同推进,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近来又审时度势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推动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行动起来,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创新的一幕幕改革大剧正在上演,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城市发展的故事愈发精彩纷呈。 我们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身处其中体验中国城市发展的波澜壮阔,见证中国对世界城市发展道路贡献的智慧和方案,也深为祖国的发展而自豪。作为一名党外干部深知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未来围绕高质量发展,会更加积极投身工作,更加积极参政议政,担当使命,贡献力量。(九三学社济南市委常委、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42期进修班学员 刘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