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社刊 |
钟情急救事业 开创辉煌篇章 ——记九三学社烟台市委委员、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常黎明
2008年以来,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覆盖城区到全市联网、从东拼西凑到优质高效的不平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黎明同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努力,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
一、草创的艰辛 不懈的奋斗
从2003年开始,九三学社烟台市委持续关注急救体系的建设问题,通过集体提案、市委恳谈会建议等多种方式连续呼吁加快建设统一的120急救体系,彻底改变医院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问题。2008年,烟台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果断决策正式批准成立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这年8月,刚刚完成“4.28”胶济铁路重大事故、“5.12”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任务的烟台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常黎明同志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牵头筹建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拉开了烟台市急救体系建设的大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时常黎明面临的是一无经验、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艰难局面。他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经过积极协调,烟台市毓璜顶医院愿意将其120调度设备免费转让,为筹备组初步解决了硬件设备问题。随后,常黎明带领筹建组成员没日没夜的研究调度设备和网络通讯、局域网等知识。为了尽快学习外地成熟经验,常黎明反复联系青岛同行前去参观学习。虽然青岛方面正肩负着奥帆赛的重大保障任务,但感佩于他干事业的韧劲和热情,在奥运会第二天就接待了他们,从而使其在筹建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不到一个月时间,身为骨科专家的常黎明已经成了急救指挥系统的行家,起草出长达50多页的指挥系统可行性建设方案,并顺利通过财政局及信息产业局共同论证。
硬件问题解决了,为120指挥系统安装最新的烟台市电子地图这一软件问题又凸显出来。常黎明辗转来到省国土部门,但由于电子地图非常昂贵,筹备资金短缺的常黎明一次次无功而返。他没有放弃,反复向省国土部门领导解释筹备工作面临的资金困难以及120急救指挥中心建成后能为群众带来的福祉,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做好了买纸质地图然后再电子化的准备。但最终,常黎明这种满腔赤诚为老百姓做实事的精神打动了省国土部门,不但破例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位提供了最新烟台电子地图,还允许分期付款,为后来的准确定位、科学调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度员的业务水平是做好调度工作关键。常黎明对调度员的培训倾尽了心血,没日没夜地组织调度员练打字、背地图、听方言,青春年少的调度员MP3里装满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各县市区南腔北调的方言。常黎明带领她们走遍了烟台的山山水水,熟悉了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标志建筑。
那些日子,常黎明不但没有节假日,还要披星戴月地奔波于各县市区,指导各急救站进行规范化改造,大到急诊科室布局、小到车载急救设备的放置,均逐一提出指导性意见。每一个县市开通前,他都要亲自对当地院前急救人员进行讲课,一讲就是一上午,经常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
经过努力,烟台120急救指挥中心于2008年12月25日成功开通运行,创造了三个月完成从筹建到开通、一年实现全市联网的烟台速度(其它地市120的筹建周期一般要2-3年),构建起以120急救指挥中心为指挥中枢、36家标准化急救站为基础的网络化急救体系,烟台市的应急救援能力也迈入了全新阶段。
2009年,“120全市联网”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新闻之一,烟台市“十大暖心事”之一。
二、规范管理 开拓创新
120全市联网以后,如何保证网络的规范运行、确保每一起急救事件都能高效完成,成为常黎明思考的主要问题。“急救工作要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开拓思维、严格管理,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措施。
一是针对原有视频系统扩展性差的问题,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对原有视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突破性地实现了一机四屏(此技术全国领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为科学调度决策提供了详细资料,确保了督查工作及时高效),做到了对急救站救护车、调度室、抢救室三点实时监控,使调度指挥工作更科学、快捷、合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亮点。
二是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全面规范院前急救工作。一方面,他结合实际,组织制定了调度工作规范、接警流程、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建立了班前会、交接班、班后会、周例会、录音及时回放、重大事件上报、典型案例分析等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了每一个呼救电话受理及时、事发地址及病情描述准确、调度派车合理高效,平均接警速度大幅提升,调度质量明显提高,群众对调度工作满意率达到99%以上。另一方面,常黎明亲自参与暗访抽查和对急救工作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充分借助视频监控、GPS卫星定位、测试派车等手段,建立起日反馈、周反馈制度,对存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急救站一律暂停急救资格,使院前急救工作迅速得到规范。急救出车速度提高550%,抢救成功率达到90%以上,群众对院前急救服务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三是主动承担社会职能,开展急救宣传培训工作。常黎明认为,当急症发生时,家人、亲友第一时间的急救措施最为关键。因此,他积极借助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院前急救工作,普及急救知识;十余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广场、社区进行急救技能展示和培训,亲自上阵讲解各种急救技术要领,让百姓轻松学会急救,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烟台120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常黎明的心血和才智,体现着他付出的辛劳与奉献。由于贡献突出,常黎明同志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先进个人”,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优秀社员”,并当选全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委员会委员、华东区急救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委、山东省急救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九三学社烟台市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