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社刊 |
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山东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
进入21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汽车大国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美国计划到2018年在全美初步形成良好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日本在2009年6月启动了“新一代汽车”计划;德国于2009年8月发布了《德国联邦政府国家电动车发展规划》。我国在2010年9月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我省也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几年山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并在城市示范推广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方面,给予了积极有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有30余家,主要分二类。一类以生产新能源客车为主。2010年,全省生产新能源客车513辆,增长90%。2011年上半年,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4家企业共生产新能源客车723辆,增长220%。另一类是以生产低速电动汽车为主。2010年,全省生产低速电动轿车29731辆,比上年增长74.3%。2011年上半年,17家企业共生产低速电动车3.4万辆,增长89%。到2010年底,全省已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40多家,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生产动力电池为主的零部件企业,主要产品有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第二类是以生产电机及其控制器为主的零部件企业,主要产品有开关磁阻电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器等;第三类是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的零部件企业,主要产品有整车控制器、CAN总线系统、汽车空调等。这些零部件企业已形成一定配套能力。
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总体来看,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关系到整个汽车产业的未来,也是决定我省乃至全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我省目前仍缺少一个整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二、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低
电动汽车除整车制造外,其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这些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包括电池、电机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材料、基础元件的研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在电机和电池研发方面,至今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多数企业处于装配型低端产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远未形成完善的配套体系。
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亟需改善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要依赖消费市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障碍除价格高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们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差。另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信任、担心维修和燃料添加不方便等,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虽然国家补助后新能源汽车拉近了与传统汽车的价格差别,但目前新能源汽车无论从稳定性还是可靠性而言都尚未成熟,故短期来看将基本以政府采购为主,实际效果还有待终端市场检验。
四、缺乏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纯电动汽车行业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先修建充电基础设施,还是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争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充电基础设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使用,进而影响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最后制约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要发展,充电基础设施需先行。在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上,应当找到可行的商业解决方案,以保持产业持续发展。
为此,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要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制订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这一产业规划应当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确定中长期目标和发展任务,使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少走弯路。“十二五”期间,我省的发展规划不能只注重产业化和产量,更有注重核心技术掌握和未来发展模式的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不能完全靠政府,而是要靠市场。
二、发展引领产业发展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要结合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重点支持,重点突破。要着重解决电力驱动系统效率低,电池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短的缺点。要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需要与整车配合,整车的研发也需要零部件的突破,因而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应建立产业联盟,联合进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推动产业链的建设。
三、大力拓展消费领域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用于示范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由政府采购。虽然国家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但私人消费非常有限。如何打开私人消费领域,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充分认识到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目前私人汽车消费主要是初次消费,而初次消费又不会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首选的特点。把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着眼点放在私人家庭的第二辆车的消费上。要以价格适中、可以接受的使用成本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作为拓展私人消费市场的必要措施。
四、新能源汽车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我省汽车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技术水平和资源占有情况,以及所在地域的文化习俗等,因地制宜地研发相应的新能源汽车,走多元化的发展路线,以便在市场格局还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有效规避风险。我省生产的低速电动汽车使用的都是铅酸蓄电池,污染环境。要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应该提高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开发适合低速电动汽车使用的环保型动力电池。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鼓励低速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
据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量的15%,剩下85%汽车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应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抓住机遇,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