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社刊 |
实践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 加强九三学社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政党民主形式,也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之一。这一政党制度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现阶段的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中国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生动实践。九三学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在中国革命建设的长期进程和学社的自身建设当中,与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表现出了高度一致性。
一、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是人民民主的实践,是民主国体合法化基础
《共产党宣言》在对未来人类社会形态的描述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剥削和剥削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民主的愿景描述。因此,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与自由的联系有了确切的内涵,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自由的基本条件,而不是自由是民主的前提。民主作为思想和价值观,只有与自由平等有机统一时,才能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世价值。民主向来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向来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核心价值理念。九三学社倡导的民主精神,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既坚持了人类社会寻求真正民主、自由的伟大事业,同时,也坚决批判和否定他们所处时代中的资产阶级的伪善虚假的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正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极端不公正、不平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是建立在为最大多数人民谋自由、福利基础之上的平等主义的民主观,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民主的普适性,它只是要将民主建立在人类真正自由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原始思想,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是当前完善政党制度的民主观。有怎样的民主观,就有怎样的民主政治发展,就有怎样的政党制度发展。任何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党制度的发展中,都内在地涵括了特定的民主观。政治理念、民主理念问题是我们在特定历史阶段条件下考察和比较民主政治发展、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发展成败优劣的关键性要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从一定意义上理解,就是民主的实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解放理论以后,就坚定的把民主观念及其实现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坚持为最大多数人民谋自由、福利基础之上的平等主义的民主观,把建立民主政权确立为政权建设的基本模式。九三学社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诞生之日起,其命运和兴衰就与共产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伴随党的事业而发展壮大。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及时取得政权的政治力量,又是政权构成的组成部分,更是政权合法化的基础,只有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参与,鼎力支持,我国新生民主政权才能得到全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九三学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中国实践。
二、坚持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主理论的生动实践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体制和程序才能体现出来,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问题解决不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所具有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不可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完善民主政治格局。
民主作为反映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概念和共同价值,是以权利平等为特征的,排斥少数人或个人独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独创性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政治实践,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基本精神、原则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我国政党制度格局中,有三层思想确保了民主的实现,一是九三学社等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对共产党政治主张的赞同,是对在共产党领导下可以实现其政治意愿和利益的确认。在合作共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和地位也是平等的,这一平等的党际关系反映了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为形成党际民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并实现了广泛的政治参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此外,通过多党合作制度,通过政治协商、互相监督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进一步体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实现社会各方面成员的有序政治参与开辟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渠道。三是实现了互相监督。多党合作制度所实现的监督是一种非权力性的体制内的党际间的民主监督,这些特点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特别是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加强九三学社等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功能同样意义重大。这种双重的监督即是民主思想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民主的发展。
在波澜壮阔的90年历程中,九三学社先贤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心若金、一往情深。九三学社从孕育、诞生到发展、进步,无不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亲切关怀、热情指导和鼎力相助。上世纪20年代,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许德珩即与李大钊、毛泽东相识,并一起参加“新闻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抗战胜利后,在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历史关头,九三学社坚定站在共产党一边,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内战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成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主理论的生动实践。
三、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完善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立足于人类自由解放事业的高度,将无产阶级民主、法治国家和工人政党领导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劳动群众的民主、工人政党的领导和法治国家互为条件。任何人民、任何国家、任何政党,只要他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只要他们寻求真正的民主,就必须自觉地把握和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的、普遍的政治原则。
因此,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九三学社等各民主党派,还是广大的公民群众,都应当确立现代、理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这是确保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因此,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密切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不断完善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首先,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以共产党的领导和法治国家为基础。没有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广大劳动群众就无法实现真正强有力地社会团结,社会主义的方向就很难保证。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所讲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没有法治,公共权力的恶性扩张、滥用就无法避免,政党政府就会腐化变质,就可能官僚化和资产阶级化,同样不会有真正属于人民的民主。
其次,法治国家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领导为前提。即便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限制国家权力人民才有自由,才可能保全和发展自己的权利。这是基本的政治常识。但是,人们到底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限制国家权力,到底应当怎样限制它、限制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都应当由广大人民群众基于自身的权利要求来予以回答。如果法治国家不是出于人民权利的考虑,那就没有真正的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分散的群众个体、群体无法明确地、有力地约束公共权力,人民群众只有通过自己的共产党,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团结起来,才能有效地监督和约束公共权力及其运行。
第三,党的领导必须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和法治国家的基础上。党的领导首先应当是人民群众认可、认同的领导。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它领导得怎么样,这最终都要由老百姓来说了算。这就是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而不是统揽所有的权力。党要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因此它对权力的掌握不应当是单边行为,而应当服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意志,也就是合乎法治的精神。法治国家的真正主体是人民,法作为人民的意志本身即成其为治理的主体。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行事,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群众的监督。
九三学社同其他各民主党派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交流交融中谋求共识,始终同中国共产党一起,沿着共同的道路、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前进。九三学社始终把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思想作为社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点,组织社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根植于自己的思想中,凝聚全体社员的力量,紧紧围绕执政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挥九三学社科技界专家和知识分子的优势,体现九三学社致力于民主与科学的特色,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为和谐社会献计出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服务于国家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真正体现出参政党的自身价值。
(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东营市委主委 温晓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