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关于加强我省基层供销社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省基层供销社建设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24-04-02

近年来,我省供销社坚持以组织服务农民为主线,围绕打造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农业强省建设生力军、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的目标任务,以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着力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综合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模式,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策供给和要素投入不足。2012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2年对供销合作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各级围绕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和贯彻落实措施,但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要素投入保障不足等问题,部分县区社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致使改革进展还不平衡,改革成果还不稳固,与农民组织联结、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二是为农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近年来,供销社系统通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基层供销社的为农服务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农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对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比如,运用新业态、新手段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有效服务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全省现有的为农服务中心里,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不足2/3,部分中心功能不够齐全、运营水平不高,与县级农业服务公司产权(股本)联结不够紧密,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不足。

三是基层供销社基础普遍薄弱。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基层社干部职工年龄老化严重,缺乏懂经营、会管理、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没能实现成功转型,仍是以资产租赁为主要经营模式,没有把握住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的大好机遇,收入来源单一,内生动力不足。以临沂市为例,全市共发展基层供销社168个,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为45岁以上,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50岁以上,每个县区仅有2个左右标杆基层供销社,严重制约了基层供销体系高质量发展。

四是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大部分社有企业运营管理不善,对市场经济规律把握不准、驾驭不好,主动与市场机制接轨不够,综合实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引入人才难、留住人才难,为农服务能力不强,龙头带动效应不明显。加之三年疫情和经济形势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不力,整体负债率较高,有的在应收账款清收、僵尸企业清理、呆坏账处理方面停滞不前,资产监管缺位问题突出,投资决策风险隐患较大,社有企业发展陷入困局。

为此,建议:

一要在支持保障上下功夫,凝聚“娘家人”发展合力。推动各级将基层供销社建设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重点任务,充分整合政府、高校等各方面智慧力量,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比如,德州市财政每年提供3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原县每年提供1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坚持目标导向,出台基层供销社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聚焦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服务成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严格督导考核,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基层供销社建设稳步推进、提质增效。

二要在完善功能上出实招,提供“保姆式”便利服务。必须与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紧扣农村群众的现实需求,紧盯特色产业,不断丰富服务种类,拓展业务范围,确保群众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全方位、保姆式便利服务。要下大力气改造提升为农服务中心和基层供销社,创新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管理模式,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努力为群众提供日用品销售、土地托管、浸种催芽、播种育秧、旋耕插秧、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综合服务。比如,临沂莒南县积极构建全民供销组织、全域供销流通、全程农业服务、全面政策保障“四个体系”框架,按照“镇有综合体、行政村有供联体、自然村有供销社”的布局,打造经营性、公益性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要在对接供需上寻突破,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畅通农资流通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深化“中央厨房”运营模式,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大仓基地+县域网络”为支撑的流通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提高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物流配送点密度,提升供应网络覆盖面和终端配送能力,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补齐农村流通发展短板。要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依托快手、抖音电商直播平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电商业务,努力打造供销电商品牌。比如,德州禹城市搭建本地化网络平台,试点“交供邮”红色速递,构建“县级配送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社”三级物流配送服务网,实现邮政站点、供销网点、快递物流有效资源融合,同时,与市交投集团联合打造综合物流集配中心,日处理上行3万件、下行7万件快递。

四要在盘活资产上做文章,探索“多渠道”共富路径。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推进“双线运营机制”,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励机制,提升社有资产运营水平,培育社有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构建以社有企业为支撑,上下贯通、层级联合、产业多元、运转高效的经济服务体系,努力将供销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积极盘活社有资产,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严格管理监督,通过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带动、经营业态改造提升等方式,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比如,临沂盛业超市有限公司坚持“联合合作”发展路径,以超市连锁经营为统领,统筹开展农产业采购、仓储、冷藏物流等服务,2022年营业额达3.2亿元,被纳入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

五要在激发活力上求实效,打造“高水平”服务阵地。深化“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办社模式,激发改革活力,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组织基础牢、服务水平高、农民评价好的基层供销社,逐步建立起市县乡村联合、区域协同、社农共享的发展机制。比如,泰安市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基层社+农户”模式,建立“供销惠民”连锁体系,推动联采分销模式,销售各类农产品520吨。坚持开放办社、人才兴社,广泛吸纳、招揽社会能人,大力培养年轻社员,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方面人才,形成老中青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坚持供销社业务发展与基层社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依托基层社建设农资经营网点、电商服务站、庄稼医院等,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阵地。(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 上一篇:关于数字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下一篇:关于加强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衔接融合的建议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7178392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