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元日运河行
   
元日运河行
  来源:九三学社德州市委会  日期: 2025-03-21

2024龙年第一天的太阳刚刚升起,我骑上单车去做这个日子里最想做的事——寻运河。

大运河离我的住处不远,大约1公里。一年中,每当我疲惫或休闲的时候,总会去运河边上走走。我对运河的情结来自初中的一堂历史课,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打通南北水系,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这条千年运河竟然就在我的家乡,竟是自己经常跨过的那条河!突然感觉历史并不遥远,也不缥缈,它就真真实实的存在那里,你一抬手就可以握住历史老人宽厚的手掌。从那时起,我对身边这条河格外看重,心之向往。当我迷惑困顿的时候,沿着运河大堤走一走,看看杂草丛生的堤坡,水流缓缓的河道,心胸就会打开。面对千年的岁月磨砺,生活中的那点事又是多大的事呢!

今天我又去寻看我的老朋友了。运河还是那条河,运河亦非是那条河。

新年第一天的太阳,在我背后升起,我感觉到它很温暖,只穿了一件薄外套不觉寒冷,还是因登上运河大堤的心情格外好?走在运河大堤上,我心怀膜拜之情。曾经漕运繁忙的黄金河道,此时安静的就像祖母,她慈眉善目温和地看着儿孙们喜庆过大年,似乎特别满足和欣慰。这片土地上的子孙们,虽然不再仰仗大运河运输物资,互通有无,但它一路走来,千年的繁华积淀成厚重的历史文脉,将永远书写在古老的河道上,向两岸无限延展。大运河,它变了模样。

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古老的德州城早已没有往昔的样子,处处高楼大厦,街道宽阔车流如梭。运河两岸的民居依然存在,高高低低弯曲的村巷,家家户户拥挤的院落。虽然很多房舍无人居住,但村子存在。偶尔有院子里依然亮着灯光,给寻觅的我内心极大的安慰。保护大运河,开发大运河,弘扬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子孙们高度重视的事。

运河的码头在废弃中露出新颜。一条条游船出发了,碧波荡漾,立在船头体会康乾下江南的风光。运河两岸修建了很多休闲娱乐的设施和园林,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河堤休闲园林长廊。想去拜访一下田雯故居,大门锁着。自门缝望去,院子里一片施工的场景,再继续完善故居。虽然不能进入大门,大门口两侧丛丛竹林映入眼帘,很是欣然。古代文人喜欢竹子的很多,竹,气节也。苏东坡曾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故居旁这丛丛翠竹当是遂了田雯的心意。

骑车继续前行,修缮后的九龙湾公园还不曾欣赏。一条幽长的林间路直通九龙湾公园,夏季绿树葱茏,遮天蔽日,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笔直的树干,光秃的枝丫透出的是一种冷峻之美。(社德州市委会  王冰)


   
« 上一篇:学习张雪岩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光彩
» 下一篇:为爱守候的迎春花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39453820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