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时节,菏泽市全面开启了“双联双创”工作序幕。这次活动要求公职人员成立工作组广泛深入农村,密切联系群众,察民意、听民声。每月三次到村、到户,分民之忧,解民之难,帮助和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沿袭,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作为菏泽市财政局的一名党外干部也参与了“双联双创”工作。参加完动员会后,大家都明白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但是心中还都有些隐隐的疑虑: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高频率的下乡联系群众活动,农民群众是否理解?是否欢迎?我们该如何与农民接触?又如何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
带着这样的疑问,8月29日,我随所在工作组来到了黄罡镇张胡同村,这是一个距菏泽市区不太远的行政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幽远的乡村公路把我们引到了这个平静的村庄。一下车,在街头闲玩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就聚拢了过来,看到我们递上的活动联系卡,他们随口就问道:“这是干啥呢?发的啥卡?能领东西不?”听了村干部和我们的耐心解释,有的群众友善地笑了,有的仍一脸疑虑上下打量我们,有的则木然地躲到一边无动于衷。看来要真正拉近和农民群众的关系,走进他们心中,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保证所有农户都能领到联系卡,我们由村干部带领着分头逐户拜访。行走在村间的小道上,久违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小时候我们也是在乡间长大的,对这乡村的土地都有一份深深地眷念之情。虽然后来离开了农村,不再与黄土朝夕相伴,但千丝万缕的联系始终没有断。这次活动又引领我们深入到了农村,看村容、村貌比以前大有改观,但农民脸庞上的朴实和耿直依然如故。喊开村民的门,见到的依然是妇女、老人居多。我们逐渐了解到这个村的整体经济状况一般,周围没有工厂、企业,农业生产也比较传统,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外出挣钱打工的人。在很多农户家里,我们都没见到户主,不免有些遗憾。
9月6日,第二次来到张胡同村,村干部用大喇叭来召集村民,随着村民逐渐增多,小小的街道沸腾了起来。经过一番紧张、热闹地询问,我们初步了解了农户的家庭和生产、生活情况。由于一些距离村中心较远的村民听不到广播没赶来,我们再次踏上寻访的路程。一路走来,发现虽然如今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但还没达到户户通,村里还有人家门前是土路,一下雨满是泥泞难以出行。村里集中活动的场地也小,连广场舞都跳不开。村中的老年人身边缺少人照顾,医疗保障也没有充分满足需求……
9月18日,我们带着工作组准备好的调研问题再次来到村里,先考察了广场和村活动室修建的选址,又挨家挨户与在家的农民进行访谈。面对我们亲切的问候,真诚地关心,村民们也敞开心扉与我们交谈,谈房子修建、谈孩子上学、谈家人外出打工挣钱、谈农业收成、谈老人养老和医保、谈农村古老手工艺传承……谈到高兴处,他们还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家里去喝水。
三次寻访的时光匆匆而逝,我们从农户那里收获了信任,收获了充实,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收获了更多思考:
双联双创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在村庄张贴宣传画,让广大农户和村干部通俗易懂地了解活动目的,深入配合开展工作。
工作组解农民群众疾苦,不仅要帮扶输血,还要帮助造血。结合本地农村实际,工作重点应放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
双联双创工作需要加强单位、工作组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座谈会,或利用网络媒体开辟专栏,互通经济发展信息,为整合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用工等资源提供平台,促进农村共同致富。还要互通工作方法,互学工作经验,拓展工作思路,更好、更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双联双创工作。
如今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以后还有更多工作需要我们去用心做好。相信我们都能很快融进农民群体,真正走进百姓心中。因为,我们都是这片黄土地的儿女,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会齐心协力,共同为家乡插上腾飞的翅膀!
(九三学社菏泽市直三支社 周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