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 王琳副主委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王琳副主委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09-02-20

加快医卫改革   切实保障民生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直接体现,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自“十五”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虽然卫生资源丰富程度和公平性有所提高,但在保障人民群众医疗,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卫生资源过于集中,高水平医生和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大医院,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资源不足,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基本卫生服务的需求。有证据显示,70%的农村人口仅拥有52%的卫生技术人员。2007年每千人对应医生的数量在城市地区为2.22人,农村则仅为0.93人,前者是后者的2.4倍。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内容及实施力度明显不同,保障水平相差较大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相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受益水平较低,疾病负担重。有证据显示,就住院费用而言,2008年我省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平均为31.37%,患者需要承担约70%的住院费用,在有些地方这个比例甚至更高;而对于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者来说,患者则需承担30%左右的住院费用,疾病负担相对较轻。

 

此外,医疗救助体系尚不完善,低收入群体以及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支付能力很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突出。

 

三、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

 

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近80%的属于基本卫生服务,在社区即可以得到满足。由于我国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不健全,加之缺乏有效的政策向导,使得本该在社区可以得到的医疗服务却流向城市大医院,形成了需求的正三角形与卫生服务供给的倒三角形的不匹配状态。由于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健康教育等预防性措施在社区开展不到位等原因,致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加较快,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

 

四、城乡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水平差别较大

 

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规模较大,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素质高,而且有经费保障;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管理人员较少,专业素质较低,监管不到位,不利于新型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上述问题,如果不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那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对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进人民健康,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把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作为重点,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二、加大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

 

财政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绝对额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其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这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而且要面向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期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

 

第三、建立城乡居民公平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只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才能使城乡居民公平享有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以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载体,以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为手段,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受益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设计,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建立不同筹资水平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医疗保险需求。

 

第四、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帮扶

 

实施城市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注意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第五、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同时注意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六、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在目前情况下,可对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农村65岁(或7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定额免费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可得性问题。

 

 

 

各位委员,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 除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从体制和机制上加以完善以外,还需社会各界给予关注、支持和帮助。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的目标就能早日实现。

 

 

   
« 上一篇:郭新民副主委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提案(3件)
» 下一篇:宋传杰副主委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41146690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