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人生需要仪式感
   
人生需要仪式感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7-07-17


仪式感是什么?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很多事情看似平凡简单,却一点点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仪式感能让我们时刻记住生活中的一点小确幸,值得被想起,庆幸曾经历。

我一直认为仪式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和爷爷对我幼时的家庭环境教育有关,而这教育又是潜移默化的,一直影响我至今。

近几年来,每到过年,好多年轻人都觉得没有年味,没意思,我却从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和幼时的春节仪式感培养有关。每到过年,爷爷都会拿出那套景德镇瓷碗,做他最拿手的扣碗。扣碗就是把排骨、鸡块、瘦肉腌好、裹上淀粉炸八分熟,再分别装进小土碗,加上八角、花椒、姜上锅蒸。蒸好后再扣在这套景德镇瓷碗里,每道工序都讲究火候。景德镇瓷碗瓷非常细,薄到透明,拿着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手指。精工细作的肉菜放在花纹精致、碗壁透明的瓷碗里,看着就是享受。吃一口,入口即化,更是人间美味。扣碗这道菜制作工序复杂,每做一次都得大半天,还不算前期洗碗的时间。每年做这道菜,我们小辈都要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洗碗,但是这套瓷碗只有爷爷自己洗,因为它们薄,因为它们珍贵。景德镇瓷碗一套六个,花纹各不相同,是爷爷有次出差小心翼翼背回来的。在那时火车那么拥挤的情况下,可想而知爷爷得费了多大劲才完好无损地带回来。正因为珍贵,正因为耗时,每年过年我们盼望的不只是扣碗这道美味,不只是一睹景德镇瓷碗风采的愿望,还有一家人齐上阵做一道菜的亲情涌动。

对于咱们中国老百姓来说,意义重大的传统佳节除了春节还有中秋节。每年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爷爷会摆满一桌子新鲜瓜果和月饼,先是拜月,然后爷爷会把月饼一切四瓣,大家开始热热闹闹赏月吃月饼。身为退休医生的爷爷说月饼圆圆象征团团圆圆,但是高油高脂,特别是晚上不能多吃,所以切成小份来吃。后来在外面上大学,有时中秋节不能在家过,但是电话中爷爷还是会讲讲当晚家人过中秋的情景,还是会特别叮嘱在外面的孩子,切开吃月饼。爷爷渐渐老去,我和弟弟也已成家,这些仪式感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也许就是我们一直享受传统佳节的原因所在吧。

有人可能说,这些仪式感怎么都和吃有关,那就说说和吃没关系的生活中的仪式感。每年生日,除了早晨多加一个鸡蛋外,妈妈都会送我礼物,从幼时的发卡、头花,到上学后的课外书,不贵重而有意义。

刚上初一那年,当时很流行二毛厂的毛呢大衣。我的生日是冬天,那年爷爷就给我买了一件大红色的流行款毛呢大衣。在当时工资买不了几件毛呢大衣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说这礼物对于小孩子太贵重了,但爷爷说这是给我的中学礼物。这件衣服我一直保存至今。

考上大学的暑假里,妈妈让我学着穿高跟鞋,从坡跟到独跟,从粗跟到细跟,开始教我画淡妆,让小姑教我跳交谊舞,这就是我的成人礼,顺利完成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过渡。

研究生毕业典礼,爸爸妈妈从菏泽家里赶到西安,爸爸穿着他最喜欢的红黑条纹T恤,妈妈穿着黑色长裙,一起见证人生中一个重要时刻。

外公外婆金婚那年,74岁的外公带着72岁的外婆出去旅游了一圈,给外婆买了金耳环金戒指,给独生女儿——我的妈妈买了精致的小手表。爸爸妈妈邀请亲朋好友在家里聚会,温馨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也给我们后辈树立了婚姻的典范。

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

婚礼需要仪式感,不然就不会有46岁的梁朝伟和42岁的刘嘉玲不丹大婚,就不会有贝克汉姆在结婚17年后二度娶了维多利亚,也不会有黄磊孙莉补办婚礼来纪念结婚20周年。婚礼不一定盛大,不一定隆重,不一定要那么繁琐,但一定要铭刻,铭刻在携手准备共度一生的内心深处。

婚姻需要仪式感,因为它会时时刻刻提醒夫妻俩人,必须认真、敬畏得去经营婚姻。平常的小事带点“仪式感”去做,便充满了精致的情怀。它可以是每天出门前我们给爱人一记甜蜜香吻、每天归家时给伴侣一个贴面拥抱、每次开心时有人为你打开红酒、每次低落时有人从掌心传递来一股莫名温暖……虽是极寻常的,但简单的事情反复做、有爱的事情常常做——正是这些亲昵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仪式感,串联起了我们生活美好的主旋律。

教育需要仪式感,每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扬起,我们在飘扬的队旗下宣誓: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让我们更加努力,努力无愧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几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仪式。出生后会过“百日”、“抓周”,一年中有春节、端午、中秋,恋爱后要过情人节,结婚时会闹洞房,人过世了还有追悼仪式……传统礼节中,还有很多尊老爱幼的细节仪式。这些“仪式感”给我们的心里装进了感恩、敬畏和责任,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庄严感和精神的安慰。

人生需要仪式感。

                                                                    (作者系九三学社菏泽学院委员会 刘辉

 


   
« 上一篇:我的九三学社之路
» 下一篇:命运与运命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28261625位客人